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茶樹長白蚧及其防治

科普1.59W
茶樹長白蚧及其防治

長白蚧又稱長白介殼蟲、梨長白介殼蟲、梨白片盾蚧、茶蝨子等。

1、形態特徵

雌蟲介殼紡錘形,暗棕色,其上常覆灰白色蠟質。殼點1個,突出在前端。介殼直或略彎,雄蟲介殼長形,白色,殼點突出於前端。

雌成蟲紡錘形,淡黃色,體長0.6~1.4毫米,腹部分節明顯,臀葉2對,第一對較大,略呈三角形。雄成蟲體長0.48~0.66毫米,翅展1.28~1.60毫米,體細長,淡紫色。觸角絲狀,10節,每節上簇生感覺毛。具白色、半透明前翅1對,後翅退化,胸足3對,腹末有一細長的交配器。

卵一般呈橢圓形,亦有不規則形,淡紫色,孵化後的卵殼為白色。

若蟲共2(雄)~3(雌)齡;l齡若蟲橢圓形,淡紫色,體長0.20~0.39毫米,腹末有2根尾毛,觸角、足發達,固定後縮於體下,體背覆有白色蠟質。2齡若蟲有淡紫、淡黃或橙黃色,體長0.36~0.92毫米,觸角和足消失,披白色蠟,介殼前端附一個淺褐色的1齡若蟲蜕皮殼。3齡(雌)若蟲淡黃色,梨形,腹部後端3~4節向前拱起,介殼比2齡寬大,顏色較深,蠟質物呈灰白色。

前蛹(雄)長橢圓形,淡紫色,觸角、翅芽、足均開始顯露,腹末有2根尾毛。

蛹(雄)細長,淡紫至紫色,觸角、翅芽、足明顯,腹末有一針狀交配器。

2、習性及規律

長白蚧在浙江、湖南等長江中下游茶區一年發生3代,大多以老熟若蟲及前蛹在茶樹枝幹上越冬。在浙江3月下旬成蟲初見,第一代卵在5月上旬開始孵化,5月下旬為孵化高峯期,成蟲6月下旬初見;第二代卵在7月上旬開始孵化,7月中下旬為孵化高峯期,成蟲在8月上旬初見;第三代卵在8月下旬開始孵化,9月上中旬為孵化高峯期。

雄蛹大多在下午羽化,雄成蟲僅能在茶樹枝幹上爬行,飛翔能力很弱,交配後即死亡。雌成蟲壽命長,交配後陸續孕卵,卵產於介殼內、蟲體末端。

第一、二代孵化約經6~12天,第三代孵化經5~19天才孵化完。孵化期遇陰雨天,孵化率降低以至暫時停止孵化。

初孵若蟲活潑善爬,並可借風力及人畜攜帶傳播,孵出的若蟲經2~5小時,即在茶樹枝葉上選擇適合部位固定,並逐漸分泌白色蠟質,覆於體背。蜕皮殼附着在蟲體前端。若蟲在茶樹上的分佈以代別而異,第一代葉片上佔60%,枝幹上佔40%;第二代葉片上佔51%,枝幹上佔49%;第三代則絕大多數在枝幹上。寄生在葉片上的若蟲,雄性的大多分佈在葉片邊緣鋸齒間,雌性的大多在主脈兩側。生長幼嫩的茶樹及地蕻枝的中、下部,往往蟲口密集,壯齡茶樹則以中、上部為多。

標籤:長白 防治 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