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黃麻莖枯病的防治方法

科普2.78W
黃麻莖枯病的防治方法

黃麻莖枯病,又稱黃麻莖腐病、莖幹枯病、莖立枯病,主要侵染麻莖。幼苗和成株莖部染病初現褐色近梭形病斑,後病斑上下及繞莖擴展,致莖部成段變褐,麻皮撕裂,纖維解離如纖絲狀,拉力強度大減。本病患部表面病徵表現為針尖大的小黑粒,為埋生於皮層下的分生孢子器。本病常引起麻苗成片倒伏枯死,成株遭莖枯、根腐,損失很大。接下來就為大傢俱體介紹下。

一、病原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球孢目真菌,稱菜豆殼圓球孢菌。病菌以菌絲體和微菌核隨病殘體遺落土壤中存活越冬,併成為病害翌年侵染菌源。病部分生孢子器產生的內生分生孢子為病害再次侵染接種體借風雨傳播,病害得以蔓延擴大。病原菌生長温度為30~35℃,最適相對濕度為96%~100%,故本病屬高温高濕型病害。

二、發病特點

通常高温(30℃)多雨的天氣或地勢低窪、排水不良或易遭水淹的麻田有利發病,麻田連作發病重,輪作特別是水旱輪作地發病輕;偏施過施氮肥的麻田較增施草木灰等鉀肥的麻田發病重;在我國圓果種黃麻易發病,但在圓果種黃麻品種間一般以耐旱力強的品種表現較抗病。

三、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防治本病應以種植高產抗病品種為基礎,積極改善耕作栽培技術,輔之以噴藥保護。具體應抓好下述環節:

(1)選育和引種高產抗病良種。

(2)積極改善耕作栽培技術

①合理輪作重病田和常發病地區最好進行水旱輪作。

②合理施肥實行配方施肥,尤應注意增施有機質肥和鉀肥。

③整治麻田排灌系統,提高麻田防澇抗旱能力,雨後及時清溝排漬降濕,乾旱季節及時灌水抗旱,以保持根系活力。

④積極引進放線菌及木素木黴菌製成的菌肥,利用拮抗作用開展生物防治。

2、藥劑防治

(3)及時噴藥預防控病。

於苗期和成株期分別噴施藥劑1~2次(苗期)或2~3次(成株期)。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或50%敵菌丹可濕粉600~800倍液,或70%五氯硝基苯粉劑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粉600~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地面及莖部噴施相結合,噴勻噴足。

標籤:枯病 防治 黃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