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楊梅油茶黑膠粉蝨防治技術

科普1.9W
楊梅油茶黑膠粉蝨防治技術

形態特徵成蟲體長約2毫米,呈鉗狀,頭、胸部暗褐色,有光澤,前翅暗灰色,沿翅緣有6塊淡色斑;後翅淺灰色,亦有淡色斑,腹部橙黃色。雌成蟲腹末開口呈純端有短柄附於葉背。卵橙黃色,魚膘形。幼蟲3齡,初孵幼蟲體長約0.2毫米,粉紅色至淡黃色,逐漸變成紅棕色,尾端有2對毛,兩側的毛較短,二齡後失去胸足與觸角,扁橢圓形,介殼狀,黑色,臀部有一簇白色蠟毛。蛹體長約1毫米。裸蛹,初蛹淡黃色,半透明,漸變橙黃色,複眼黑色。翅芽灰色。

發生規律在台州1年發生1代,以2齡以上幼蟲在黑色蛹殼下越冬。次年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5月上中旬羽化。成蟲羽化要求日均温度18度左右,相對濕度大於80%,時晴時雨天氣最適於羽化產卵。成蟲交尾後即可產卵,卵多產於新老葉片背面,排列成環狀。6月上中旬孵化為幼蟲,善於爬行,找到合適場所後用口針插入葉片組織取食。7月中下旬第一次蜕皮進入2齡,形成黑色介殼,並分泌透明膠液,以後就在介殼下發育至3齡,直到化蛹,不再移動。

危害主要為害葉片,並能誘發煤污病,影響樹勢。

防治措施(1)剪除病蟲枝葉,降低蟲口密度,並能增加通風透光,減輕為害。(2)藥劑防治,楊梅採摘後進行,發生嚴重的園塊,隔10—15天再噴藥一次,藥劑與防治蚧殼蟲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