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項目 > 種植

楊梅油桐尺蠖的防治

種植1.14W
楊梅油桐尺蠖的防治

油桐尺蠖屬鱗翅目尺娥科的雜食性害蟲,又名油桐尺娥,是為害油桐的常見蟲害之一。因其幼蟲爬行時呈拱曲狀,故又名造橋蟲、量尺蟲。

(1)為害。

油桐尺蠖以幼蟲食害葉片(剩下葉脈)為主,發生嚴重時可聽到“沙沙”發響的食音,可把大片楊梅林的葉子吃光,僅剩禿枝。受害樹體光合作用受到極大影響,無法積累養分,同時禿枝在夏秋長期高温乾旱季節和冬季低温冷凍時極易枯死。

(2)形態。

①成蟲,油桐尺蠖雌蛾體長22~25毫米,雄娥略小。體灰白色,頭部後緣及胸腹部各節末端有灰黃色鱗毛。雌娥觸角絲狀,雄娥羽狀。前翅白色,雜以灰黑色小點,自前緣至後緣有3條黃褐色波狀紋,其中以近外緣一條最明顯。後翅與前翅花紋相似。腹部與足黃白色,腹部未端有一叢黃褐色短毛。

②卵,卵塊呈圓形或橢圓形,卵粒重疊成堆,其上被覆黃褐色絨毛。單卵隨圓形,長0.7~0.8毫米,藍綠色,即將孵化時呈黑色。

③幼蟲,1~2齡時呈灰褐色,在楊梅葉片尖端危害。3~4齡漸轉青色,在樹冠內部為害。4齡以後有深褐色、灰褐色、青灰色等多種,體色隨環境而異,成為保護色,此時幼蟲食量大增。5~6齡老熟幼蟲,體長60~70毫米,體徑粗6~7毫米,頭部密佈棕色小斑點,中央向下凹陷,兩側呈角狀突出。前胸背面有小突起2個,胸足3對,氣門紫紅色。腹部第六與第十節各有足1對。

④蛹,長22~26毫米,黑褐色,有光澤。頭頂有角狀小突起2個,腹部末端長刺狀,並有細小分叉。

3)習性。該蟲在浙江慈溪一年發生2~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卵期7~15天,幼蟲期25~30天,蛹期20天左右,成蟲壽命6~10天。

據觀察,油桐尺蠖雌成蟲產卵在楊梅等樹皮裂縫或傷疤處,每雌蟲產卵1塊,約500~1300粒。幼蟲孵化後四處爬行,吐絲下垂,後遷散為害。老熟幼蟲在楊梅樹根際土下3~7釐米處化蛹。據調查,該蟲大多發生在海拔200~400米、生長茂盛的楊梅園。

(4)防治。

①清除卵塊,在每代成蟲產卵後,到樹上採集卵塊,然後集中燒燬或埋入土中。

人工捕殺,幼蟲期可以人工戴乳膠手套捏死或採集後燒燬、浸水殺死。樹高處的幼蟲,可用小竹竿輕輕打落,後拾及殺死。

③誘集蟲蛹,借其在表土化蛹的習性,於幼蟲後期在樹冠下鋪攤塑料薄膜,上蓋10釐米厚的潮濕泥土,引誘幼蟲入土化蛹,然後集中消滅。

④修剪樹冠,對受害嚴重、葉片基本被吃光的楊梅樹,要在秋季或春季抓緊時機剪截枝梢,同時噴施根外追肥,以促使隱芽萌發新梢,儘快恢復樹冠。

⑤生物防治,在幼蟲為害期,可噴灑每毫升2億~4億孢子的蘇雲金桿菌製劑或白僵菌。

農藥防治,4齡前幼蟲抗藥性弱,可用20%殺滅菊酯乳劑2500~3000倍液,或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治,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