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小麥高產合理株型很關鍵

科普1.01W
小麥高產合理株型很關鍵

天前,我們在此討論了好品種的具體標準,即:高產、優質和低耗。不論是小麥育種還是小麥栽培,想要實現這個“好品種”的標準,都離不開“理想株葉型”來支撐。那麼,“理想株葉型”在不同麥區或不同種植條件下的具體表現應該是什麼樣兒呢?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和對一些麥區生產特點的膚淺認識,我將其大致歸納了三種模式,即:北部冬麥區,包括一些土壤貧瘠的乾旱、半乾旱地區,“理想株葉型”應該是“U”型和過渡“W”型;黃淮麥區可以有兩種,一種是“V”型,另外一種是“V+Ⅱ”,意思是將“V”套入羅馬數字的“Ⅱ”裏邊、不讓V過分向外伸展、麥腳仍然利落的一種類型;第三種是長江中下游和西南一些麥區小麥品種的“理想株葉型”應該是羅馬數字“Ⅰ”的類型。

第一,先説北部冬麥區、包括一些土壤貧瘠的乾旱、半乾旱地區,“理想株葉型”為什麼應該是“U”型和過渡“W”型?

這個地區的生態特點是:冬季寒冷多風少雨雪、加春季的乾旱。適合這種生態環境的類型則非“U”型莫屬,從過去若干年的一些典型品種看,也大都具備這種模式。它們幼苗表現匍匐性強,假莖短,葉片夾角大(葉片夾角大的類型幾乎都分櫱多)、分櫱多;成株株型成“U”型,分櫱成穗擴張性強,但穗子的單位面積內穗數並不是太多,給人感覺較為密集但通透性好;葉片雖然披捶,但並造成過於嚴重的鬱閉。這就是適合這種生態特點的株葉型,我們叫它“理想株葉型”。

近二三十年,隨着全球氣候的變暖和本地區對產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新品種的類型在由“U”向着“W”型進化。而“W”型的特點是基本適合本地區生態特點,單位面積穗數有所較“U”型增加,莖稈質粗壯程度和質量也都有所增加,特別是“麥腳”利落了不少,葉片也在向着輕披捶或不披捶發展,由此改善了株間環境,減少了病蟲害發生強度,不論是對高產、還是優質、或是低耗都是個更好的促進。

第二,適合黃淮麥區的“V”型和“V+Ⅱ”兩種類型是為什麼?

這個地區的生態的生態特點是降雨適中,冬季已經不同於北部冬麥區那樣的乾冷,北部和偏北部病蟲害相對發生較輕,我國主要的冬小麥高產良田大都集中在這裏。品種的特點是:多穗,強稈矮稈,株型緊湊、葉片較小、夾角小,葉姿追求挺直上舉。

一般地理位置靠北一些地區多以“V”型品種類型為主,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幼苗半直立型,葉片夾角對於“U”型,分櫱也較少於“U”型,但它們單位面積內分櫱成穗要多於“U”型;這種“V”型到了生育後期,穗層平整密集,麥腳通透利落!(上邊(穗層)插不進手,下邊(麥腳)能跑狗)

“V+Ⅱ”型(“V”套入羅馬數字的“Ⅱ”裏邊、不讓V過分向外伸展、麥腳卻仍然利落的一種類型)更適合黃淮南片靠南一點的地區,這個地區雨水相對多了,小麥病蟲害發生也嚴重了,這樣應該的要求是基本的穗數與“V”相仿,但不應該再“插不進手”,穗層行間要有一定的“縫隙”(就是用“Ⅱ”給“V”歸出來的間隙),有利於通風透光和防治小麥病蟲害等操作的便利和有效。

第三,長江中下游和西南一些麥區小麥品種的“理想株葉型”為什麼是羅馬數字“Ⅰ”的類型?

這一類地區的典型特點是雨水更多了,病害發生也更加的嚴重了。從我們見識到這一類地區的品種看,它們單位面積穗數明顯的降了下來,單穗重卻有明顯的上升。甚至四川的一些地區還有了“穴播”的種植方式。

這一類地區品種的表現多為春性偏強,有較大的穗子(單穗重較高)、單位面積內穗子較少,較高且粗壯的莖稈,較大的葉片披捶;幼苗分櫱能力較弱,表現直立性強,顏色較淡,與我們上述幾種類型相比,才有了羅馬數字“Ⅰ”的意思。發展方向也是保從安全、促優質、降消耗下手,具體內容包括保持或稍稍降低一些粒重,穩定和增加單穗粒數,改善葉姿,適當縮小葉片等。

標籤:高產 小麥 株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