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蠶豆鏽病發病原因是什麼?

科普5.69K
蠶豆鏽病發病原因是什麼?

鏽菌喜温暖潮濕,氣温14~24℃,適於孢子發芽和侵染,夏孢子迅速增多,氣温20~25℃易流行,所以多數蠶豆產區都在3~4月氣温回升後發病,尤其春雨多的年份易流行。雲南省冬春氣温高,早播蠶豆年前即開始發病,形成發病中心,翌年2~3月後,雨日多,易大發生。從土質和地勢看,低窪積水、土質粘重、生長茂密、通透性差發病重。植株下部的莖葉發病早且重。早熟品種生育期短,可避病。

1、霜黴病:用多菌靈進行噴灑,加強通風,控制水量。2、白粉病:使用諾顆粒豐藥劑,每隔7天施加一次。3、斑潛蠅:用黃板誘殺成蟲,或者噴灑斑潛淨藥劑。

鏽菌喜温暖潮濕,所以多數蠶豆都是在3-4月發病。

這是鏽菌感染,在發病初期用菌多靈噴施,十天後噴施第二次。

豆類鏽病,以預防為主,一定要提前噴施藥物預防,7天左右噴藥一次,平時加強菜園肥水管理

病是蠶豆常發病害之一,蠶豆鏽病病主要為害蠶豆的葉子和莖杆。發病初期僅在葉子兩面生淡黃色小斑點,後顏色逐漸加深,呈黃褐色或鏽褐色,斑點擴大並隆起,形成夏孢子堆。破裂後快速的擴大蔓延,發病嚴重的整個葉片或莖都被夏孢子堆佈滿。發病後,葉片乾枯、籽粒不飽滿發病嚴重時植株枯死,嚴重影響產量。

標籤:鏽病 蠶豆 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