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分葱怎麼種才能高產,分葱高產種植技術

科普5.77K
分葱怎麼種才能高產,分葱高產種植技術

分葱是葱科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稱四季葱、大頭葱、綿葱等,為大葱的一個變種,原產於中國西部、亞洲西部敍利亞一帶,現我國各地廣泛栽培,作為桌上不可或確的一種餐調味蔬菜具有極高的栽培價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分葱高產種植技術吧。

分葱的生長習性

分葱性喜冷涼,耐寒性強,對光照強度要求不高,適宜生長的温度為12~23℃,在25℃以上的高温和強光下,老化速度加快,產量低,品質下降。在-5℃以下的低温下,生長緩慢。春、秋兩季植株生長繁茂,分葉盛發。在粘土、沙土中均能正常生長,土壤適應性廣。根系入土淺,不耐旱、澇,因此要求土壤濕潤、灌排條件好,投入肥料要做到施足有機肥、重施氮肥、增施鉀肥。

分葱的繁殖技術

1、分株繁殖:分葱分株的時間為春季4月初至6月底左右何秋季8月上旬至12月底,高温和嚴寒季節都不行分株。分株前先將老株從大田挖起,放置數天,然後分叢,每叢7~8株,按行距22釐米、株距12釐米栽植於大田,栽後連續澆水2~3次(每天一次),促使活棵。

2、播種育苗:分葱能結子的品種雖也可分株繁殖,但一般都先將種子育成苗後定植於大田,待充分發棵,再行分株。春播從3月下旬開始,可分批播種至6月下旬,秋播從8月中旬開始,可分批播種至10月下旬。播種前要精細整地,然後撒播,播後加以鎮壓,再蓋上麥稈,以防雨水衝後引起土壤板結,影響出苗。播種量每畝5千克,當苗長至15~18釐米時即可定植。

分葱的種植技術

1、整地施肥:分葱要求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沙壤土,深耕土地,每畝施入優質農家肥4000公斤作基肥,與土壤混勻,做成2米寬的畦,耙平畦面,畦內開溝,深6~7釐米,早熟栽培的行距為20~25釐米,普通栽培的行距40釐米左右。

2、適時栽植:分葱栽植先要準備鱗莖種球,將鱗莖逐個分開,在陽光下曬1天,每畝約需準備種球50~60公斤。早熟栽培每穴栽植2~3個種鱗莖,穴距15釐米左右。普通栽培的每穴栽植3~4個種鱗莖,穴距20~25釐米。栽植於溝內,栽植後覆土,鱗莖距離土表的距離為6~7釐米,覆土後澆水。

3、田間管理:分葱的田間管理工作以追肥為主,進行中耕除草、澆水灌溉,以及培土軟化等。迫肥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從植株長到12~13釐米開始,每月追施1次,要追施3~4次。每月澆水1天,天旱時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在追肥2次以後開始培土,共培土2~3次,一般培土工作結合追肥進行,也就是説要在追肥以後培土,每次培土深度不宜過深,以不培過葱白為宜。

4、適時採收:除炎熱的夏季外,分葱在初夏、秋季、初冬都可收穫,具體的採收時間因品種和栽培形式而異,可只收割葉片,每收割1次後,追1次肥。也可全部拔出,洗去泥土,捆成小捆,上市出售。

1.早整地,早移栽,合理密植是關鍵。多年生產經驗表明,早移栽大葱比晚移栽大葱產量有明顯的提高。另外,合理密植是大葱優質高產的重要措施,一般株距為4~6釐米,行距為25~30釐米。

2.中耕鋤草要及時,以防澇災造成爛根。中耕能促進大葱根系生長,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大葱栽植時正值氣温高、雨水多的季節,各種雜草很多,因此一定要及時除草,防止草荒;7、8月是北方地區的集中降雨期,易造成大葱漚根、黃葉、幹尖現象,除做好防澇積水的同時,還要早破錶散墒,以便大葱的根系進行各種正常的活動。

3.底肥追施要恰當,豐產優質有保障。結合大葱的生育特點和當地的施肥習慣,一般每畝底施30千克“天脊”硝酸磷鉀,7~8月畝追施30千克“天脊”硝酸磷肥,9月下旬每畝再追施25千克“天脊”硝酸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