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小麥吸漿蟲生活史及習性

科普6.29K
小麥吸漿蟲生活史及習性

小麥吸漿蟲一般1年發生1代,以3齡老熟幼蟲結圓繭在土中越夏越冬.但也有多年發生一代的.據報道,麥紅吸漿蟲在土中存活可達7年以上,甚至經過幾個冬季仍能化蛹、羽化為成蟲。小麥吸漿蟲具有隔年羽化或多年休眠的現象。一方面受環境條件的影響,在春季少雨、土壤含水量低、幼蟲不能破繭上升或已上升活動,遇土壤乾燥,又會退回土壤下層繼續休眠。另一方面,當給予最適宜的温度和含水量條件下,仍有一定數量的休眠體不活化、不化蛹和羽化。

小麥吸漿蟲因地區及氣候不同,發生期與當地主栽小麥品種的生育期一般是相一致的。其年生活史的發展變化大致歸納為下列幾個階段:

1、幼蟲破繭活動期小麥拔節期,當春季氣温開始轉暖(10釐米地温高於10度時),又具有充足的土壤含水量(20%左右)條件下,處在圓繭休眠狀態的越冬幼蟲破繭而出,變為活動幼蟲,隨着氣温的上升活動幼蟲向土壤表層上升移動。一般3月中、下旬,小麥吸漿蟲越冬幼蟲進入破繭活動期。

2、化蛹期小麥開始孕穗,上升到土壤表層的幼蟲又具有適宜的水濕條件就開始化蛹。小麥吸漿蟲化蛹盛期在4月下旬,此時為撒毒土或毒砂的防治時機。

3、羽化產卵期小麥開始抽穗,土壤表層蛹即開始羽化,當天羽化後即開始交尾,開始在麥穗上產卵。其產卵歷期為2~3天。一般在5月初即達羽化期。這個階段所產的卵多屬有效蟲口,是造成小麥受害減產的主要蟲源,必須及時噴藥防治。

4、入侵為害期小麥揚花盛期和灌漿初期,小麥吸漿蟲的卵經3-7天已孵化為幼蟲,幼蟲即從小穗內外穎殼侵入子房為害。幼蟲的口器刺破種皮,吸食還在灌漿的麥粒,造成癟粒減產。大約在穎殼內生活15-20天即老熟。

5、脱殼入土,越夏越冬。在穎殼內吃飽睡足的老熟幼蟲,遇下雨或露水時,爬出穎殼或麥芒上,借風力落入土表,通過土縫潛入土中,經2-3天即開始結圓繭休眠,在土中越夏越冬,直至次年或若干年。

具體防治方法:以中蛹期防治、成蟲期防治相結合。

為什麼強調中蛹期防治呢?因為中蛹期的吸漿蟲處於地表3釐米左右,而原來越冬繭在5-10釐米深處,如果用藥,藥劑難以接觸到蟲體。到中蛹期時蟲子上升到地表化蛹,最有利於防治。另外,吸漿蟲羽化前,移動性差,防治效果好。所以這是第一個防治關鍵時期。

防治指標:每個樣方有蟲2頭以上要進行蛹期防治和成蟲期防治。

防治時間:小麥孕穗期(一般在4月下旬)。

防治方法:撒毒土。畝用2.5%甲基異柳磷顆粒劑2-3公斤拌細土20-25公斤或10%辛拌磷顆粒劑2公斤或5%毒死蜱600-900克拌細土20-25公斤;隨配隨用(於無風傍晚均勻撒於土表然後澆水,提高防治效果。不可有露水時撒避免藥劑沾在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