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新城疫,防治方法是什麼

科普1.83W

病鶉無治療價值,目前也無法治療,必須及早淘汰。平時要重視免疫接種,新城疫的免疫程序,科學的方法是通過HI抗體檢測後才能確定。一般首次免疫在10日齡進行,經過10-15天后進行二次免疫,若是蛋鶉或種鶉,於產蛋前2周用新城疫油乳劑苗皮下注射0.2毫升,可獲得較有效的免疫力,並含有較高的母源抗體。

新城疫,防治方法是什麼

一、病理

1、病原學

(1)新城疫病毒為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屬的禽副黏病毒I型。病毒存在於病禽的所有組織器官、體液、分泌物和排泄中,以腦、脾、肺含毒量最高,以骨髓含毒時間最長。在低温條件下抵抗力強,在4℃可存活1-2年,一20℃時能存活10年以上,真空凍幹病毒在30℃可保存30天,15℃可保存230天,不同毒株對熱的穩定性有較大的差異。

(2)該病毒對消毒劑、日光和高温的抵抗力不強,一般消毒劑的常用濃度可以立即將其殺滅,很多種因素都能影響消毒劑的效果,如病毒數量、毒株種類、温度、濕度、陽光照射、貯存條件及是否存在有機物等,尤其是以有機物的存在和低温的影響作用最大。

2、流行病學

(1)雞、野雞、火雞、珍珠雞、鵪鶉易感,其中以雞最易感,野雞次之。

(2)不同年齡的雞易感性存在差異,幼雛和中雛易感性最高,兩年以上的老雞易感性較低。水禽如鴨、鵝等也能感染本病,並已從鴨、鵝、天鵝、塘鵝和鸕鶿中分離到病毒,但它們一般不能將病毒傳給家禽。

(3)鴿、斑鳩、烏鴉、麻雀、八哥、老鷹、燕子以及其他自由飛翔的或籠養的鳥類,大部分也能自然感染本病或伴有臨診症狀或取隱性經過。歷史上有好幾個國家因進口觀賞鳥類而招致了本病的流行。

(4)病雞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雞感染後臨牀症狀出現前24小時,其口、鼻分泌物和糞便就有病毒排出。病毒存在於病雞的所有組織器官、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在流行間歇期的帶毒雞,也是本病的傳染源。鳥類也是重要的傳播者。

(5)病毒可經消化道、呼吸道,也可經眼結膜、受傷的皮膚和泄殖腔黏膜侵入機體。

(6)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春秋季較多,雞場內的雞一旦發生本病,可於4-5天內波及全羣。

3、發病機理

(1)新城疫病毒可經過消化道或呼吸道,也可經眼結膜,受傷的皮膚和泄殖腔粘膜侵入機體,病毒再24h內很快在侵入部位繁殖,隨後進入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病毒血症。

(2)此時病毒吸附在細胞上,使紅細胞凝集,膨脹,繼而發生溶血。同時病毒還使心臟,血管系統發生嚴重損害,導致心肌變性而發生心臟衰竭,從而引起血液循環高度障礙,由於毛細血管通透性壞死性炎症,因而臨診上表現嚴重的消化障礙和下痢。

(3)在呼吸道則主要發生卡他性炎症和出血,使氣管被滲出的粘液堵塞,造成高度呼吸困難。在病的後期,病毒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常引起非化膿性腦炎變化,導致神經症狀。

新城疫病毒可經過消化道或呼吸道,也可經眼結膜,受傷的皮膚和泄殖腔粘膜侵入機體,病毒再24h內很快在侵入部位繁殖,隨後進入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病毒血症。此時病毒吸附在細胞上,使紅細胞凝集,膨脹,繼而發生溶血。同時病毒還使心臟,血管系統發生嚴重損害,導致心肌變性而發生心臟衰竭,從而引起血液循環高度障礙。由於毛細血管通透性壞死性炎症,因而臨診上表現嚴重的消化障礙和下痢。在呼吸道則主要發生卡他性炎症和出血,使氣管被滲出的粘液堵塞,造成高度呼吸困難。在病的後期,病毒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常引起非化膿性腦炎變化,導致神經症狀。

4、病理變化

(1)病毒侵害心血管系統,造成血液循環高度障礙,引起全身性炎性出血、水腫。病症後期,病毒侵入中樞神經系統,經常引起非化膿性腦炎的變化,引起神經症狀。

(2)消化道病變以腺胃、小腸和盲腸最具特徵。腺胃乳頭腫脹、出血或潰瘍,尤以在與食管或肌胃交界處最明顯。十二指腸黏膜及小腸黏膜出血或潰瘍,有時可見到“島嶼狀或棗核狀潰瘍灶”,表面有黃色或灰綠色纖維素膜覆蓋。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和壞死。

(3)呼吸道以卡他性炎症和氣管充血、出血為主。鼻道、喉、氣管中有漿液性或卡他性滲出物。弱毒株感染、慢性或非典型性病例可見到氣囊炎,囊壁增厚,有卡他性或乾酪樣滲出。

(4)產蛋雞常有卵黃泄漏到腹腔形成卵黃性腹膜炎,卵巢濾泡鬆軟變性,其他生殖器官出血或褪色。

二、預防

1、免疫

(1)提前實施免疫,提前建立局部粘膜抵抗力。

(2)活疫苗與滅活苗聯合使用,活疫苗免疫後產生免疫應答早,免疫力完全,缺點是產生的體液抗體低且維持時間短。滅活苗免疫能誘導機體產生堅強而持久的體液抗體,但產生免疫應答晚,且不能產生局部粘膜抗體。兩種疫苗聯合使用可以做到優勢互補,給雞羣提供堅強且持久的保護。

(3)根據抗體水平,及時補充免疫。目前主要以非典型新城疫情發生為主,原因是雞羣抗體不均勻有效,因而監測雞羣的抗體水平非常重要,要保證HI抗體水平育成期不低於6,蛋雞不低於9。

2、建議的免疫程序

(1)首免:1-3日齡,Ⅱ系、IV系或克隆株疫苗。

(2)二免:首免後1-2周,VH、IV系或克隆株。

(3)三免:二免後2-3周,活苗+滅活苗。

(4)四免:8-10周齡,IV系或克隆株氣霧或點眼。

(5)五免:16-18周齡,活苗+滅活苗。

(6)產蛋期:根據抗體水平及時補免或兩個月免疫1次活疫苗。在做好免疫的同時,加強飼養管理,做好消毒工作。

(7)存在本病或受本病威脅的地區,預防的關鍵是對健康雞進行定期免疫接種。平時應嚴格執行防疫規定,防止病毒或傳染源與易感雞羣接觸。

(8)發生本病時應按《動物防疫法》及其有關規定處理。撲殺病禽和同羣禽,深埋或焚燒屍體,污染物要無害化處理,對受污染的用具、物品和環境要徹底消毒。對疫區、受威脅區的健康雞立即緊急接種疫苗。

三、防治

1、病鶉無治療價值,目前也無法治療,必須及早淘汰。發病初期,在淘汰病鶉的基礎上,對其他假定健康鶉立即用雞新城疫Ⅳ系苗進行緊急免疫接種,每鶉肌肉注射2頭份。注意經常更換注射針頭(農村可用多支針頭用開水煮過輪流着用),金蟾毒敗每袋拌料100斤。

2、平時要重視免疫接種,新城疫的免疫程序,科學的方法是通過HI抗體檢測後才能確定。一般首次免疫在10日齡進行(Ⅳ系苗點眼、滴鼻),經過10-15天后進行二次免疫(Ⅳ系苗飲水),若是蛋鶉或種鶉,於產蛋前2周用新城疫油乳劑苗皮下注射0.2毫升,可獲得較有效的免疫力,並含有較高的母源抗體,使該種鶉孵出的幼鶉,在2周內可獲得被動免疫。本病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鵪鶉及禽類均可感染,多在流行後期發生於鵪鶉。本病常年可發生,死亡率較高。

3、雞發病多呈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經過,在臨牀治療多是亞急性病例,治療常用西藥利巴韋林抗病毒,安乃近退燒解表,β-內酰胺類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中藥治療方案: 生石膏1200g 生地黃300g 水牛角600g 黃連200g 梔子300g 丹皮200g 黃芩250g 赤芍250g 玄蔘 250g 知母300g 連翹300g 桔梗250g 甘草150g 淡竹葉250g 地龍200g 細辛5g 乾薑10g 板藍根150g 青黛100g共同粉碎0、5%到1%拌料或煲水,藥液飲水,藥渣拌料。

標籤:新城疫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