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楊樹造林技術及有害生物防治技術

科普2.06W

現階段,楊樹以早期速生、無性繁殖容易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解決生態問題。楊樹人工林的種植面積日益擴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木材短缺問題,目前已成為發展兩高一優林業的首選樹種。為繼續發揚其優勢,應在充分掌握楊樹栽培技術要求和生產經驗的基礎上提升其造林技術和有害生物防治技術。

楊樹造林技術及有害生物防治技術

1楊樹造林技術

1.1林地選擇

選擇適宜的造林地是確保楊樹速生豐產的重要前提。總的來説,楊樹喜水、喜肥,比較適宜土層深厚(不少於80cm)且具有較好通透性的砂壤土,一般情況下,宜選擇水分條件較好的河流兩岸的沖積地、有季節性流水溝谷地和水分條件較好的山坡地(土層厚度在50cm以上)等。此外,還應確保土壤沒有鹽漬化或者只存在輕度的鹽漬化(0.1%以下),含有較高的養分,有機質含量應不低於0.4%,含氮量也應在0.03%之上。選擇造林地時,必須要詳細、全面地調查研究土壤的質地、厚度、肥力、地下水位等各方面的實際情況,確保其滿足楊樹的生長習性要求,以保證高產。

1.2優選樹種

不同種類的楊樹在生長速度、材質以及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的造林地區應選用適應當地實際情況的樹種。例如,在土層相對較薄的丘陵與低山谷地地區,應優選胸徑3~4cm、高5~6m的壯苗進行造林;平原地區則應選用大苗造林,以確保楊樹成活率,促其速生。

在進行樹種選擇時,應遵循以下兩點:適地適樹,以充分表現其優良特性;確保樹種的材性與木材加工的要求相一致。

1.3栽植密度

楊樹喜光,應在綜合考慮樹種的品種特性、立地條件、培育目標、主伐年限以及市場價格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造林密度。一般情況下,對於立地條件較好的林地應適當稀植,以培育大中徑材,通常可將行距設定為4m×6~7m、5m×6m,主伐年限為10~12年。相反,如果立地條件較差則應適當密植,在渠、路造林應適當加大造林密度,但要保證株距在3m以上。對於樹冠較寬的樹種要稀植,相反應密植;小徑材宜密,大徑材宜稀。此外,還應注意黑楊和青楊初植密度等於採伐密度,中間不宜間伐;白楊造林後可進行一次間伐,以10年左右進行為好。

1.4整地

楊樹具有較為發達的根系,對於土壤的通氣條件要求較高。為了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蓄水保墒能力,應對林地進行整地,為楊樹的前期生長打下良好基礎。目前,種植楊樹豐產林有1.5m×lm深溝狀整地、1㎡大穴整地和深翻50cm的全面整地這3種整地方式,大穴整地成本較低,能夠有效地滿足楊樹根系生長需求,而且便於進行林間操作。

1.5苗木處理

苗木處理直接影響着苗木的成活率。一般情況下,應優選1年生的1~2級苗或者2~3年生的大苗造林,提高成活率,使苗木長成通直的木材。同時,還應注意要對苗木進行重剪,剪掉1年生枝條和大部分主枝,只需留3~4個芽即可,這樣可以有效縮短苗期,加快新梢生長量,防止樹幹彎曲。

除此之外,還要對苗木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儘量縮短起苗至栽苗的時間,減少苗木失水。苗木運至林地後,如果不能及時栽植要進行假植,即將樹苗浸泡1~2d或放入假植坑,堅持每天灌水1次,3~4d之後再進行栽植。

1.6栽植方法

應選擇合適的栽植時間,3月下旬至4月初、10月底至11月中旬都可以,在這些時間段進行楊樹造林,苗木很容易生根而且有利於水分的保持。

通常來説,10~14℃是楊樹生根的適宜温度。為了使苗木儘快生根,必須合理控制栽植深度,在秋季造林應深栽(70~80cm),春季則應淺栽(40~60cm)。不過在實際造林過程中,還應根據樹種的實際特性等合理選擇栽植時間與深度。

1.7幼林撫育

造林後加強對幼林的撫育管理是確保楊樹速生、豐產、優質的關鍵。也就是説,在楊樹栽植完成之後,要及時對幼林進行灌溉、追肥、鬆土除草、修枝等。適時灌溉能夠有效提升苗木的成活率,除了對新造幼林要及時澆水外,在乾旱季節也應進行適時澆水,從而保證林木旺盛生長。但是,要注意合理控制灌溉次數和灌水量,通常要根據天氣和土壤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遇降水年份時,東部栽植區可澆水2次,西部與北部則應不少於3次。

此外,要對林木進行追肥,併合理控制施肥量。一般情況下,追肥應與澆水結合進行。林分鬱閉前要保證每年除草2次以上,林分鬱閉後則可以適當減少除草次數。另外,為了保持土壤的疏鬆和避免土壤板結,通常要在停止間作後進行鬆土(每年1~2次)。

2有害生物防治技術

2.1食葉類害蟲及其防治

食葉類害蟲主要包括楊小舟蛾、刺蛾、楊扇舟蛾、楊黃卷葉螟與金龜子等。在楊樹幼苗期至成材期都應採取有效方法加強對這類害蟲的防治,通常採取以下方法:

(1)利用蘇雲金桿菌或白僵菌防治,或選擇敵百蟲、樂果等有機磷或菊酯類農藥進行適當配比後噴灑,能夠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採用人工方式清除越冬蛹,特別是第一、二代幼蟲蟲苞,在實際處理中應充分利用成蟲的趨光性,運用燈光誘殺成蟲。

2.2蛀幹類害蟲及其防治

這類害蟲主要包括光肩星天牛、桑天牛和雲斑天牛等,常見病害處可發現排泄孔處有木屑外露。在幼蟲期的防治處理中,應找到新的排泄孔並採用毒籤或用注射器將500倍左右的有機磷類農藥注入其中,隨後再用濕泥將排泄孔封住;對於成蟲,則應採用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灑樹幹。此外,花絨堅甲和啄木鳥是此類害蟲的天敵,應充分予以保護和利用。

2.3刺吸類與蟎類害蟲及其防治

刺吸類和蟎類有害生物主要有紅蜘蛛、草履蚧和葉蟬等,它們吸取樹木嫩芽和葉片汁液,導致葉片脱落甚至枯死,其防治措施如下:

(1)草履蚧的防治應在早春若蟲上樹之前,在苗木樹幹離地1m左右的高度用廢機油加有機磷農藥,塗寬約10cm的藥環,這樣可有效阻止和消滅草履蚧。如果仍有草履蚧,則可噴灑氧化樂果等農藥予以消滅。

(2)防治紅蜘蛛通常採用三氯殺蟎醇類農藥進行噴灑,應每隔1周防治1次,堅持2~3次就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

(3)葉蟬可採用90%敵百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噴霧防治。

3結語

多年來,我國在楊樹造林及其病蟲害防治處理方面總結出了有效的方法和技術,在實際造林和病害防治中應積極予以推廣和使用,以期極大地提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