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冬瓜、節瓜病害的綜合防治

科普1.35W

冬瓜、節瓜是葫蘆科冬瓜屬作物,節瓜是冬瓜的變種,兩者習性相近,病害相同。冬(節)瓜喜濕耐熱,高產耐貯,不僅是盛暑季節的重要蔬菜,對調節蔬菜淡季供應、南方蔬菜北運,也起重要作用。但冬(節)瓜從育苗到結瓜的全生育期間,病害種類多,往往造成嚴重死苗、死株、爛果,瓜農蒙受巨大經濟損失。

冬瓜、節瓜病害的綜合防治

冬(節)瓜主要的病害是枯萎病和疫病,兩者都是真菌病害。其它多種病害,如炭疽病,蔓枯病,立枯病,果腐病,綿腐病,白粉病,葉斑病,褐腐病,霜黴病,根腐病等等,病原菌均為真菌。此外,還有病毒引起的病毒病(花葉病),細菌引起的角斑病、軟腐病。以上近20種病毒(還加上蟲害),成為種植冬瓜、節瓜全苗高產的障礙。我們要從病因入手,採取綜合措施,限度地控制和減少病害的發生。

一、控制土壤傳播,堅持實行輪作

大部分病原菌都能隨病株殘體留在土壤中,存活3-5年甚至10年之久,成為初侵染源。葫蘆科瓜類的多種病害都能交叉侵染傳播,因此瓜田必須堅持實行三年以上的輪作,輪作還能克服老菜地除病害外的其他土壤障礙。輪作期間有條件的地方能種一年的水稻或水生作物,或種植如葱蒜等能分泌殺菌物質的作物,避免種植與瓜類有相近病害的作物。若實行育苗移栽,育苗地應選用多年末種過瓜的田地,袋裝育苗更應使用無瓜類病害的肥土。還應注意清理瓜田,集中燒燬病株殘體。若用瓜藤漚肥,實行高温堆漚,殺滅病菌;用瓜藤水漚成的肥不用在瓜田上。蚜蟲是病毒病的傳播者,應避免在瓜田旁種植易滋生蚜蟲的作物。

實行輪作是防病的關,不用農藥,不另花錢,省時省力,效果。種菜上規模的農户,應把農田(菜田)分成3-5區,實行分區輪作。面積小,也要把田地分成兩區,隔年種瓜。

二、改進施肥技術,重視有機肥和生物肥料的應用

冬(節)瓜苗期、抽蔓期需肥量不多,開花坐果後需肥量。因此,底肥重施有機肥,就可源源不斷供應中後期生長結瓜的需要,且瓜的品質比單施化肥好得多。病害通過種種途徑傳播,不可能做到田間無菌。生物肥料與常規肥料的混合漚(浸)後使用,不但可提高肥效,而且通過有益微生物的大量增殖,使施於土壤後提高土壤有效養分,使根際有益微生物的比例大大提高,從而增強對病菌的拮抗作用,抑制其致病力。三水大塘鎮示範推廣使用金葵子生態肥與農家肥共漚作底肥,以及與糞尿肥共浸作多次追肥(配施部分化肥),不但肥效好,瓜苗及成株發病率可壓低到5%以下(以輪作為前提,配合化學防治)。

除生態肥外,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金葵子腐稈靈和肥料增效劑(液)也有同樣的抑制病原菌的功能。腐稈靈是一種生物有機物料腐熟劑,以0.1-0.2%的用量與糞肥、秸稈等農林牧有機廢棄物共漚成高效生物有機肥,是種植各種作物的優良底肥。肥料增效劑以相當於化肥用量的1%和化肥混用,可減少化肥施量的20%而肥效不減。上述三種金葵子肥料,都是種瓜類、茄果類等病害特別多的作物抗病減病的好幫手。

不少瓜田,前期死苗不多,但到瓜蔓上棚(架)後,死株猛然增多,有的甚至陸續死株達50%以上的毀滅性程度。其原因之一是在高温多雨條件下與不當施用氮肥有關。已總結出的經驗是,不要在大雨前施,也不要在雨後立即施;偏施過濃的速效氮肥(包括含氮高的複合肥),容易引起枯萎病和疫病。由此可見,三水大塘多次以生態肥與糞水肥共浸作為追肥主要肥料和多次噴施金葵子葉綠靈等葉面肥以維持均衡營養的經驗十分寶貴,南海種植青皮冬瓜也有全部漚熟的糞尿肥作底肥、追肥的歷史經驗。豬牛糞等廄肥、麩肥、骨粉肥若與金葵子肥共漚,肥效更好,瓜的品質和耐貯性明顯提高。對過酸的土壤,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有助於提高抗病力。金葵子活性硅鎂鈣肥,既能補充酸性土缺乏的中量鈣、鎂元素和有益元素硅,又因其呈鹼性而有中和酸性的作用,畝施30-40公斤作底肥,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三、高畦、排水、勻澆,選用抗病品種,選用高效低殘毒新農藥

冬瓜植株生長旺盛,葉片大,瓜大高產,消耗養分和水分均多。但冬瓜、節瓜又不耐浸,多雨季節瓜田水分過飽和漚根,會引發多種病害。築高畦,保證排水暢通是優質高產的基本要素;結瓜期間保證均勻澆(淋)水,對於瓜的正常生長也很重要。時干時濕,瓜形不正,品質差甚至停止發育。

廣東和其他省份,選育出不少優良品種,有的已形成地方,有的抗病力強。瓜病嚴重的地區,不妨多引進一些異地品種進行試驗,選其產、質、抗病性均優者推廣種植。高效低毒新農藥層出不窮,應按照無公害蔬菜對農藥的要求進行選用。充分發揮綜合防病措施,不僅節省人力物力降低防病成本,更可使冬(節)瓜產品達到少用合成農藥化肥的綠色食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