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暴馬丁香的播種繁殖及大苗培育技術

科普1.16W
暴馬丁香的播種繁殖及大苗培育技術

暴馬丁香能散發出濃郁的芳香,栽培條件喜光也耐陰、耐寒冷、耐乾旱、耐貧瘠。一般用於城鄉綠化,栽培的觀賞效果極佳,所以深受人們的歡迎,下面一起來看看暴馬丁香的全程栽培技術。

一、播種繁苗

1.1蒴果剪採和脱種幹藏

9月蒴果成熟,從基部剪下果穗,攤曬於乾淨、乾燥的水泥地表,勤翻動,果皮乾裂,種子自然脱落。切不可劇烈踩踏或用木棍抽擊,以防傷種而斷折,強光下晾曬7~10天后,用簸箕搧簸去除果皮和雜物,使其淨種,裝入紗袋內乾燥保存。

1.2播種牀的準備

10月中、下旬或次年4月上、中旬,選平坦或較平坦的地塊,土壤質地最好是砂壤至中壤,按南北或其他方向,做寬0.8~1m,長5~20m,高8~10cm的牀。向牀面勻撒細碎農家禽、畜廄肥,施入量4~5kg/m2。翻動牀面15~20cm深,打碎土塊,摟平牀面,牀面四個邊緣,修成高4~5cm,寬5~6cm的高邊埂,使澆水時水不下溜。如用拖拉機翻土,可在施農家肥後翻土然後做牀。

1.3種子催芽處理

若準備次年播種,應在3月中旬既播種前20~30天,將種子用40~50℃的水浸泡,水冷卻後再浸水2~3天,使種子充分吸水膨脹。將種子與3~4倍體積的河砂混勻,裝入編織袋內,放於20~25℃的場所,等待發芽,這期間應每隔2~3天,翻動一次種砂,若缺水應補水。當發現種子有1/4量見芽時既可準備一次性播種。

1.4播種

播種時期為採種當年的10月上、中旬或次年的4月中旬前後,秋播不必等待種子發芽,但應浸水2~3天再播種。順牀向或橫牀向,在牀面上開2~3cm深溝,其溝距為15~20cm。將混拌的種砂撒入溝內,蓋土厚度1cm左右,播種量為30g/m2既播種量為15~20kg/667m2。

1.5播後管理

1.5.1覆蓋與噴水。播種後向牀面覆蓋1~1.5cm厚的稻殼或草簾。向覆物上噴水,浸泡牀面土粒4~5cm或更多。覆稻殼有利於保濕,也利於種子發芽出土,也不存在撤覆物的問題,秋播或春播都應在播種後立既覆蓋和噴水。冬播的,如冬季雪少和早春乾旱無雨,應儘早噴水,否則出苗不齊。春播的,播後7~10天,應第二次噴水,生長季遇過分乾旱應及時噴水。

1.5.2間苗與補苗。幼苗長至4~6葉時,於陰雨天拔出過密苗,栽於缺苗處,間苗定苗的苗距為4~5cm。

1.5.3除草、追肥。5~9月,根據草情,每20~30天除一次草,確保牀面無草害。6月下旬,若葉片不濃綠,應向牀面撒一次磷酸二銨或尿素,施量20kg/667m2,追肥後若2天內無降雨應噴水以防燒苗,同時也有利於苗木儘快吸收。

1.5.4蟲病害防治。5~8月,如發現有蚜蟲、毛蟲等蟲害,可噴灑10%溴氰氧樂兑水2000~2500倍數進行滅殺。播種後出苗前,如牀面有螻蛄,可向牀面施撒呋喃丹。另外,為防止和減輕病害,播種前最好向牀面撒50%多菌靈粉劑並與土混合。播種苗當年苗高和苗木地徑應達到40cm和3mm以上,可以在次年4月上旬掘苗移栽。為使苗木根系發達,第二年可以在原牀上墩苗一年,第3年早春移栽。

二、苗木移植與大苗培育

2.1移栽地選擇和準備

4月或10月,選土層厚度大於60cm,質地為中壤至中粘土的平地或緩坡做栽植地。土壤較為粘重,便於幾年後帶土坨掘苗,砂土至砂壤難以帶土起掘。清除雜物,按20cm壠高和60cm壠距起壠。

2.2苗木質量和苗木移植

苗木2年或1年生,根頸處直徑應大於1cm,苗高不小於80cm,苗莖充分木質化,根量大少於6條,根長大於20cm。適宜苗木移植時期為10月上旬至11月初或4月。栽前苗根應適當短截,保留長度10~15cm,將苗根浸於冷水中24~48h。在壠上或壠溝內,按60cm×60cm的株行距,挖深15cm、直徑25~30cm的坑穴,向坑底填入農家肥,穴施量1~2kg。回土少量,將苗根放入坑內,填土踩實,苗需直立而不歪斜,栽植深度使根頸與坑表平齊,坡地可適當深2~3cm。向壠溝內大水漫灌浸濕土表不少於30cm。過7~10天再第二次灌水。水下滲後,坑表或根頸頸處,覆蓋5cm厚度的松針等樹葉。

2.3樹形及整形

培育暴馬丁香大苗,可考慮以下3種樹形。一是獨幹圓冠形,樹幹既主幹和中心幹直立優勢,2m以上有向四周向上生長的分枝,樹高2.5m以上,冠中高1.5m左右,樹冠自然圓冠形;二是叢狀形,從地表處向四周向上分佈4~5個大枝,枝傾斜度10°~15°,地表0.5m以上着生分枝,樹高和冠幅分別達到2.5m和2m左右;三是平面扇形,從地表20cm以上,向上直立和傾斜分生3~4個大枝,各大枝呈平面扇形,各大枝距0.1~0.2m左右。扇幅從左到右寬達0.5~1m,地表1m以上開始有小分枝。若培育叢狀形,定植後距地表10cm處剪斷苗幹,以促發4~5個分枝,第二年3月,將幾個分枝向四周引拉並固定,使呈要求角度。若培養扇形,苗木定植後,在距地表25~30cm處平斷苗莖,促使當年萌發3~4個枝條,次年3月向兩側引拉並固定枝條使呈平面扇形。若培育獨幹形,不要斷幹,利用頂芽優勢使其獨立生長,以後的2~3年內,於2~3月對主幹上的分枝從基部疏剪掉,或在生長季及時抹掉,當中心幹達到2m以上時,保留分枝不再抹疏。叢狀形或扇形樹形,基部0.5~1m應呈光桿狀態,向上應保留分枝,但當分枝生長過強時,應控長度、粗度,不可喧賓奪主。

2.4其他管理

苗木移植後的第3~4年,各苗木可能相互搭頭,應於4月上中旬,將苗木按1.2m×1.2m的株行距留苗,餘株移出再按1.2m的株行距移植。第6~7年再按2.4m的株行距留株和再移植。各年5~9月及時除草和滅治蟲害,遇嚴重乾旱應安排澆水。各年4月上中旬,最好追施一次N.P.K複合肥,株施量為樹齡乘以100g,距根頸20~30cm,按深為5cm環溝,將肥施入。經6~8年的多項管理,當苗木株高、冠幅達到要求規格時既可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