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防治核桃舉肢蛾樹上與地下結合

科普6.78K
防治核桃舉肢蛾樹上與地下結合

核桃舉肢蛾又名“核桃黑”,是華北、西北、西南、中南等核桃產區重要的害蟲。一年發生l~2代,老熟幼蟲在樹下2~3釐米深的土內結繭越冬,5月中旬至6月中旬化蛹,6月上旬至7月上旬為成蟲羽化盛期。羽化時間一般在下午,多在樹冠下部葉背活動。其靜止時,後足側向上伸舉,故名“舉肢蛾”。成蟲交尾後,多在晚上6~8時產卵。卵多產在兩果相接的果面上,其次是產在果實的萼窪,也有產在果實梗窪附近或葉柄上的。每頭雌蛾能產卵35~40粒,卵經4~5天孵化。幼蟲孵化後即在果面爬行,尋找適當部位蛀果。初蛀入時,孔外出現透明白色膠珠,後變為琥珀色,隧道內充滿蟲糞。核桃被危害以後,青皮皺縮,逐漸變黑,造成早期脱落。有的雖然未脱落,但果仁已經變質,幹縮變黑失去食用價值。幼蟲在果內的危害期為35~40天,幼蟲成熟後,脱果墜於地面,入土結繭越冬。根據核桃舉肢蛾的生活習性,宜採用地下與樹上防治相結合的方法:

地下撿拾6月上中旬為第一代幼蟲引起落果的高峯期,要及時撿拾落果,集中深埋於5釐米以下土中,殺滅幼蟲。

樹上噴藥6月上旬到7月下旬是幼蟲蛀果期,每隔10天可噴灑一次5%的功夫菊酯2000倍液,既可殺滅舉肢蛾幼蟲,又可兼治黃刺蛾、綠刺蛾等害蟲。

主幹注射6月下旬到7月上旬在樹幹上鑽一個小洞,用高壓注射器將40%的久效磷乳油按1∶1的稀釋液注入,防治率可達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