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麥秸還田和後茬水稻管理技術

科普1.66W
麥秸還田和後茬水稻管理技術

切碎秸稈,使麥稈保持適當長度。要使用帶秸稈切碎功能的收割機,在收割小麥的同時將秸稈切碎,並均勻拋撒在田面,小麥秸稈切碎的長度應在10釐米左右,留茬高度以不影響整地為宜,一般低於15釐米。秸稈還田機作業深度要大於15釐米。一般採用80馬力以上拖拉機,匹配相應幅寬的秸稈還田機械,秸稈還田採用水田埋茬耕整機。

適量還田,避免小麥秸稈多而不爛。一般如果前茬小麥未覆蓋過秸稈,覆蓋量以每畝250-300公斤為宜;若前茬小麥覆蓋秸稈,覆蓋量以200-250公斤為宜。覆蓋時以蓋嚴地皮不留天窗為宜,將麥秸和麥糠均勻鋪撒於作物行間。

提高耕作質量,儘可能使泥土沉實。實施水田秸稈還田的,應先上水泡田24小時,軟化土壤和秸稈,儘可能使泥土沉實,提高作業質量,以防止機插時飄秧、倒秧和栽插過深,影響分櫱和產量。總的原則是秸稈還田田塊土壤的沉實時間要大於不還田的田塊,一般粘性土壤整地後應沉澱2-3天,壤土沉澱1-2天,砂性土壤沉澱1天,上水深度以3-125px為宜;然後實施平整耕作。

增施氮肥,避免稻苗與秸稈腐爛爭奪氮素。小麥秸稈還田,應增施氮肥,促進秸稈分解。以每100公斤秸稈增施純氮1公斤,選擇銨態氮或尿素為好。基肥深施,提倡有機肥、無機肥相結合,在機具作業前,均勻撒施在秸稈表面。

及早露田,避免水稻根系中毒發黑。水稻移栽活稞後,及早排水露田,通氣增氧,排除秸稈分解時產生的毒素,促根增櫱,保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