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玉米黑穗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玉米黑穗病發病條件是什麼?

科普1.51W
玉米黑穗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玉米黑穗病發病條件是什麼?

傳播途徑。病菌在土壤、糞肥或種子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種子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2~3年。幼苗期侵入是系統侵染病害。玉米播後發芽時,越冬的厚垣孢子也開始發芽,從玉米的白尖期至4葉期都可侵入,併到達生長點,隨玉米植株生長髮育,進入花芽和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為絲黑穗,產生大量冬孢子越冬。玉米連作時間長及早播玉米發病較重;高寒冷涼地塊易發病。沙壤地發病輕。旱地墒情好的發病輕;墒情差的發病重。

種子帶菌。不同品種的抗病性有差異,易感品種的病株率較高。

種植感病寄主和土壤有足夠菌量時,播種後至幼苗4-5葉期土壤的温濕度成為病菌侵染多少的決定因素,因此春播、早播、土壤偏乾和冷涼山區發病重。品種抗性有明顯差異。長期連作感病品種,由於增加土壤菌量,可加重病害的流行。

玉米黑穗病發生規律:在種植感病寄主和土壤有足夠菌量時,播種後至幼苗4-5葉期土壤的温濕度成為病菌侵染多少的決定因素,因此春播、早播、土壤偏乾和冷涼山區發病重。品種抗性有明顯差異。長期連作感病品種,由於增加土壤菌量,可加重病害的流行。

俗稱烏米,是典型的土傳病害。播種後條件適宜病菌即通過玉米的幼芽侵入,玉米3葉期前尤其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玉米絲黑穗病多發生在低温冷涼地區,春季氣温低是絲黑穗病發生的有利條件。在黑龍江省一些地方和全國的一些山區玉米絲黑穗病發生較重,對玉米生產造成嚴重的影響。

寄主或土壤帶菌,品種抗病性差。

土壤帶菌多、土質粘重、連作地塊發病重。

春播、早播、土壤偏乾和冷涼山區發病重。品種抗性有明顯差異。長期連作感病品種,由於增加土壤菌量,可加重病害的流行。

種子帶菌,種易感品種,長期連坐。

玉米播種至出苗期間的土壤温、濕度與發病關係極為密切。土壤温度在15~30℃範圍內都利於病菌侵入,以25℃最為適宜。土壤濕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病菌侵入,在20%的濕度條件下發病率最高。另外,海拔越高、播種過深、種子生活力弱的情況下發病較重。侵染温限15~35℃,適宜侵染温度20~30℃,25℃最適。土壤含水量低於12%或高於29%不利其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