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造成棉花早衰的主因及對策

科普5.48K
造成棉花早衰的主因及對策

棉花早衰的主要因素

一、品種因素轉基因抗蟲棉,早熟性和結鈴性突出,產量較高,易管理,但對土壤質地和水肥投入要求較高,抗逆性差,中後期早衰現象嚴重。另外,棉花是常異花授粉作物,保純難度較大,品種種性的退化也是導致棉花後期早衰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肥料因素

1.不施有機肥,種“衞生田”。不施有機肥,只施化肥,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造成土壤板結,土壤供肥能力下降,營養失衡,形成微量元素供應失衡抑制產量的木桶短板效應。

2.鉀肥使用量較小。棉農對氮磷肥投入較大,鉀肥不施或使用較少,而抗蟲棉對鉀敏感,缺鉀會誘發紅葉莖枯病等生理性病害,導致棉花早衰而減產。

3.根外追肥。中後期棉花根系老化,吸收能力減弱,需根外追肥,補充氮、磷、鉀、硼、鋅等營養元素,才能保障棉株正常的生長髮育。多數棉農不習慣葉面補肥,或是等到棉田早衰症狀明顯時才進行———根外追肥過晚。

三、連作重茬因素現行的土地承包制度,土地分散,不能形成規模經營。棉農輪作倒茬困難,多年連作,形成結構性營養元素缺乏,積累大量病菌,病害逐年加重。特別是枯、黃萎病的暴發,嚴重阻礙棉花的生長髮育,產量損失嚴重。

四、地膜棉田播種偏早部分棉農習慣早播,播種過早,易遇到低温、晚霜危害,引發苗期病害。而且早播會使伏前桃過多,棉田過早轉入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並重階段,生殖生長需要營養較多,營養生長受到影響,棉株生理負荷過重,植株抗性降低,難以搭成豐產架子,形成“早老棉田”而早衰。

五、水分因素水是棉花生命生理過程的媒介,過度缺水,棉花自身代謝衰竭而早衰。高温乾旱,棉花根系抗逆能力差,暴雨或大水漫灌,地温驟降,根系缺氧呼吸產生有毒物質,降低根系活力;同時,會傳播病菌,引起枯、黃萎病蔓延暴發,加重早衰。

六、田間管理因素

1.全生育期不揭膜。棉農習慣性不揭地膜,前期表層水分較多,根系下扎淺,沒有形成強大根系,影響對深層水分、養分的吸收,抗逆性差;前期水、温、肥條件好,棉株長勢旺,吸收消耗養分多,中後期如不能及時補充肥料,易造成脱肥早衰。冬前或春季拾殘膜,一般拾膜不到位,遺留田間較多,地膜可在耕層殘留30年以上,造成“白色污染”,影響下茬根系生長髮育,形成惡性循環。

2.化控技術有待提高。前期不控,或調節劑用量偏小,棉株旺長,形成棉株“高、大、空”,造成下部爛鈴增多,脱落嚴重;後期縮節安用量偏大,葉小節短,鈴皮加厚,生長遲滯,影響單鈴重。

3.病蟲害防治不到位。病害防治重治輕防,本末倒置,防治成本增加,防治效果下降。種植轉基因抗蟲棉,基本控制了棉鈴蟲危害,但一些非靶標害蟲上升為優勢種羣,如盲椿象、紅蜘蛛、蚜蟲為害嚴重,如防治不及時,會造成上部果枝幼鈴大量脱落,棉葉受損,光合能力減弱,有機營養不足,嚴重影響棉株的生長髮育而早衰。

一、輪作倒茬合理進行輪作倒茬,可均衡營養,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病菌數量,減輕發病程度。針對棉花枯、黃萎病的發病特點,要求7年以上輪作,在棉花主產區生產上掌握4年以上輪作,連作不超過3年。

防止棉花早衰的對策

二、選擇優良品種和優質種子引進推廣適宜本區域的豐產、優質、抗病、抗逆性強的中早熟品種。種子要購買三證齊全的發芽率≥80%的包衣種子。

三、確保一播全苗保障足夠的收穫株數是棉花豐產的基礎,要精細整地,足墒播種,看天、看地、適時早播,嚴格控制播種深度。採用地膜覆蓋,及時放苗。注意及時防治苗期病蟲害,確保苗全、苗齊、苗壯。

四、合理運籌肥水

1.施足底肥。施肥原則: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上,穩施氮磷肥,注重鉀肥,配合微肥。推薦用量(畝):碳銨35~40公斤,過磷酸鈣50~6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硫酸鋅1公斤,硼砂1公斤。

2.科學追肥。重施花鈴肥,中後期及時葉面追肥。花鈴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長最旺盛的時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重,對養分需求最多,此時施肥對防早衰,促成鈴,減少蕾鈴脱落,增加鈴重起到關鍵作用。一般追施尿素15~20公斤/畝。對於肥力不足的棉田,生長中後期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追肥,可用1%的尿素水溶液或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60公斤/畝,每7天1次,連噴3~4次。

3.加強水分管理。旱澆澇排,澆頭水是關鍵,水量宜少,時間宜晚,現蕾後澆水,不旱不澆,儘量推遲,以促根下扎,形成強大根系。頭水以後不能受旱,10~15天無雨,就要及時灌水。大(暴)雨過後及時排澇。

五、加強田間管理

1.適期揭膜。6月下旬及時揭膜,中耕除草,起壟培土,培育強壯根系。

2.減少伏前桃。早播地膜棉田及時整枝,整枝時去掉下部第一至二個果枝,以減少伏前桃,保證以2~3個伏前桃帶桃入伏,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

3.簡化整枝,推行全程化控。簡化整枝,推行全程化控,降低勞動強度。除第一次整枝(捋褲腿)和打頂尖外,全程合理應用縮節安控制贅芽、果節和羣尖的生長,均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棉株地上部和地下根系的生長。用量要根據天、地、苗三情靈活掌握運用,在盛蕾期0.5~1.2克,盛花期1.5~2克,打頂後10~15天2.5~4克,堅持少量多次,一般掌握全生育期縮節安總量以6~8克/畝為宜。

4.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病害防治,本着“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採用農藝措施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方法,重點防治苗期病害和枯、黃萎病。蟲害防治,要嚴格把握防治指標,保護利用天敵,重點抓好棉盲椿象、紅蜘蛛、蚜蟲和三、四代棉鈴蟲的防治工作,注意農藥交替或復配使用,降低害蟲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