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科普2.4W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病菌在田間地表和玉米秸垛中殘留的病葉組織裏的菌絲體及分生孢子或由分生孢子形成的厚壁孢子均能越冬,這些病殘體成為第二年發病的初侵染源。但埋在地下10cm深的病葉中的菌絲體越冬後全部死亡。在玉米的生長季節,病殘組織中的菌絲體,恢復活動後新產生的分生孢子及越冬的分生孢子、厚壁孢子隨雨水的飛濺或氣流傳播到玉米葉片上,若遇到温度20-24℃,相對濕度為90%以上,多雨高温而温度又不太高的環境條件有利發病。一般在夏末秋初玉米結穗期多雨時發病最盛,晚播玉米受害重。

其防治措施為:

1、選用抗病耐病品種。根據當地生產實際,有針對性的選育抗耐病良種。

2、實行輪作倒茬制度。由於此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病田土壤,病株殘體和帶有病殘體的堆肥等,所以發病地區應實行大面積一年輪作,重病地實行秋翻更好,使病殘體埋入地下10cm以下,以消滅菌源。

3、改善栽培技術,增強玉米抗病性。秋季深翻土壤,深翻病殘株,消滅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杆,開春後及早處理完,並可兼治玉米螟;病殘體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杆肥最好不要在玉米地施用。夏玉米早播可減輕發病;玉米與小麥、花生、甘薯套種,寬窄行種植;合理灌溉,窪地注意田間排水。

4、噴藥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後,田間病株率達70%以上,病葉率20%時,開始噴藥。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9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等500倍液進行噴霧,每畝用藥液50-75千克,隔7-10天噴藥一次,共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