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關於玉米苗期的管理技術要點

科普1.34W
關於玉米苗期的管理技術要點

1.灌水抗旱。近期,我省普遍高温少雨,給玉米出苗及苗後生長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各地要加強灌水抗旱保苗。考慮到7月上旬後將逐漸進入雨季,苗期灌水量不宜太大,每畝灌水量控制在30~40方為宜。

2.補苗、間定苗。出苗後要及時查苗,缺苗嚴重地塊,應立即進行移栽補苗,移栽應在2葉期進行。為了減少緩苗時間,移栽時從田間選取稍大一些幼苗,用移苗器帶土移栽,移栽後立即澆水,保證成活率。定苗在5~6葉期完成,定苗時,拔除小、弱、病株,留健壯株。個別缺苗地方可就近留雙株進行補償,留苗密度應根據品種特性而定,一般耐密型品種每畝4000~4500株,大穗型品種每畝3500株左右。今年由於玉米播種普遍偏晚,難於利用6月份少雨天氣進行蹲苗,容易造成竄稈現象,可能導致倒伏風險增大,因此,一定要控制好種植密度。

3.施苗肥。在5葉期,每畝施高氮複合肥15~2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過磷酸鈣40~50公斤,沿幼苗一側(距幼苗15~20釐米)開溝(深10~15釐米)均勻條施。若土壤墒情不足,施肥後及時澆水。

4.病蟲害防治。苗期主要害蟲有黏蟲、甜菜夜蛾、薊馬、麥稈蠅等,可噴施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敵敵畏等殺蟲劑進行防治,苗期蟲害防治一是要早,2-3葉期即可噴藥防治,二是要全面噴藥,不僅要噴灑玉米苗,還要對麥秸及其田間雜草進行全面噴藥,徹底殺死麥田和田邊雜草所帶蟲源。

苗期病害主要是粗縮病。粗縮病是由灰飛蝨傳播的病毒病,近年來我省有加重趨勢,臨近的山東省在2008年已經造成大面積危害。玉米一旦感染此病,將喪失形成產量的能力。對於粗縮病要堅持治蟲防病、綜合防治的原則,力爭把傳毒害蟲消滅在傳毒之前。根據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最近在我省北部調查,目前正值灰飛蝨發生高峯期和套播田玉米苗最易感粗縮病時期,因此應及時防治。具體方法為:①噴吡蟲啉、吡蚜酮、噻蟲嗪、毒死蜱等殺蟲劑,可同時加入病毒鈍化劑鹽酸嗎啉胍、三氮唑核苷等;②噴灑含煙嘧黃隆、阿特拉津等有效成分的苗後除草劑,清除田間地頭雜草;③清除溝、渠、路邊等地的雜草,可採用百草枯、草甘膦等除草劑,同時加入吡蚜酮、噻蟲嗪、毒死蜱等殺蟲劑兼治灰飛蝨;④發現病株拔除深埋。

5.化學除草。播後苗前除草:用莠去津類膠懸劑和乙草胺乳油(或異丙甲草胺)混合,或丁阿合劑乳油,兑水後對着地面倒步行走、均勻噴霧,進行土壤封閉。土壤墒情不足時,要適當加大噴藥用水量。苗後除草:玉米出苗後3~5葉時,用玉農樂(煙嘧磺隆)每畝60毫升,加38%的莠去津100毫升,或玉農樂(煙嘧磺隆)60毫升,加72%的2,4-D丁酯乳油20毫升,兑水30公斤噴霧。在玉米6~9葉時,可用百草枯等滅生性除草劑,對雜草進行莖葉定向噴霧,嚴禁噴到玉米植株上,以免造成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