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雜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

科普1.38W

在我國南方稻區水稻兩季不足,一季有餘的地區,根據光温條件,發展再生稻,可實現一種二收,提高單位面積水稻產量。要掌握好再生稻高產技術,主要的栽培措施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雜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

1.選擇好品種。再生稻產量的高低與品種關係密切,總體原則是穗數型品種再生力較強。如準兩優1102、岡優1577、特優航1號、B優827再生力強,可作為西南再生稻區的主推品種。

2.種好頭季稻。為了保證再生稻安全齊穗,頭季稻播種期應適當提早3~5天,每穴雙株,每畝栽1.2萬穴左右。頭季稻本田每畝施純氮8.0~10公斤,其中底肥50%(並配施相應的磷鉀肥),櫱肥20%,穗肥30%。頭季稻紋枯病防治是提高再生力的關鍵,一般要防治兩次,第一次防治適期在頭季稻最高苗期前後,第二次防治適期在孕穗期前後。用井崗黴素在上午稻株有露水時施藥。

3.施足粒芽肥。頭季稻齊穗期至齊穗後5天,畝施尿素15~20公斤,具有促進頭季稻灌漿結實和更顯著提高再生芽活芽率的雙重效果,故稱之為“粒芽肥”。

4.見芽收割頭季稻。檢查稻田中間的稻株上休眠芽開始破鞘現青是收割頭季稻的最好時期,它較之以籽粒成熟度確定頭季稻收割期更方便、準確,而且可緩解高温伏旱對發苗的影響,以實現再生稻多穗高產。

5.高留稻樁。生產上要求留樁33~40釐米。保證在9月中旬齊穗開花,結實率穩定在80%以上。

6.加強田間管理。頭季稻收割時,應儘量保護稻樁;頭季稻收割後,結合清除田間雜草,畝施用5公斤尿素作發苗肥,促進休眠芽早發多發。如遇晴天或高温收穫頭季稻,應及時用水潑澆稻樁,以防稻樁失水造成再生芽枯死。有條件者可在再生稻已抽穗60%~70%時,每畝用“920”3~4克對水50公斤噴施,促使再生稻多而整齊,以提高再生稻的有效穗和結實率而高產。發苗至抽穗期採用淺水灌溉,齊穗後濕潤灌溉至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