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草莓黃萎病的主要症狀與發病規律

科普2.46W
草莓黃萎病的主要症狀與發病規律

主要症狀:草莓植株在第一年的生長受害最嚴重。外圍葉片的葉緣和脈間變褐,最終倒伏在地。靠裏邊的葉片發育遲緩,植株死亡前是綠色的,有凸起。這種症狀通常常用來區分輪枝菌枯萎病和疫黴引起的根及根莖腐病,後者的典型症狀是幼苗和成熟均萎蔫。

發病規律:病害循環與病害流行,春末迅速顯症,尤其在環境脅迫期間,例如突然出現的高温、高光照強度,或者是乾旱、温暖中斷。輪枝菌枯萎病對於進入結果期的草莓植株危害最嚴重,整個夏季和秋季都表現症狀。病菌在寄主病殘體內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或擬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在病殘體及混有病殘體的堆肥中及種子內外越冬。一般可存活6~8年,帶菌土壤是病害侵染的主要來源。環境條件適宜時,病菌藉助帶病母株、土壤、水源及農具等進行傳播,從植株根部傷口或直接從幼根的表皮和根毛侵入,在植株維管束內繁殖,不斷擴散到植株葉及根系,引起植株系統性發病,最後乾枯死亡。病菌喜温暖潮濕環境,發病最適宜氣候條件為25℃~28℃,相對濕度60%~85%。草莓黃萎病的發病盛期在育苗中後期、假植期和定植初期。此病危害性大,是頑固性土傳病害。土壤通透性差,過幹過濕、多年連作、氮肥過多或有線蟲為害的地塊易導致黃萎病的嚴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