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棉花生產受災對生產成本及品質影響分析

科普1.98W
棉花生產受災對生產成本及品質影響分析

5月中旬以來,新疆克拉瑪依市、阿克蘇等地區遭遇大風天氣,許多棉田地膜滴灌帶被吹起,棉苗也被大風吹得葉片焦枯。

據官方數據顯示,今年阿克蘇地區棉花種植面積710萬畝,是新疆棉花產業龍頭,此次大風災害受影響面積幾乎佔據阿克蘇棉花面積和產量的一半,如果補種或者重播都有可能會影響到今年該區域的棉花產量和品質。專家分析,雖然只要能夠抓緊時間重播,品種也只能選擇生育期在120天左右的早熟品種,而由於品種的人為調整,對今年棉花產量和質量都會有一定影響。

不論新疆還是內陸棉區,棉花生產早期遭遇災害性天氣,與棉花長到一定的株型、株高、體質後形成一定的抗災能力與生育上的逆轉是有很大區別的,播種與苗期受災對棉花的生育期及品質形成的影響更大,而且重複性的補種則加大了當年的生產成本投入,影響年度棉花生產效益。

首先,作為專留茬口,當年用於棉花種植的土地,不論播期自然條件如何,都只能是種植棉花而少有別的選擇,這一點,新疆棉區比內地更具象。如今,隨着生產條件的改善,主產棉區棉花生產大都實現了機械化,面積廣闊的新疆棉區更是如此,而且整個播種流程幾乎100%機械化。可以想象,新播棉田受災後,如此巨大的面積靠插補是難以做到的,原因是作業機械的適配及相關人力、物資成本的無法預測性加大,而大面積的二次重種,機械、農資、種子、人工等等,相當於播種成本的成倍增加。按以往內地新棉初播遭災後重播的成本增加比例,重播成功下的農本投入約佔全季棉花生產成本的25-30%,至於新疆棉重播成本佔年度生產成本的多少,未必與內地相同,但增加因素必然產生,對年度生產效益影響必然存在。

其次,重播因選擇早熟品種及對自然生育期形成的不足將影響棉花品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既然要補種,當然要選擇趕得上季節的品種,而一個品種不是適合時間季節的“拉郎配”“早產兒”,那麼其未來的生育品質是不如當令品種的。無論新疆還是內陸棉區,棉花都必須擁有其品質形成的生育期,新疆棉生育期短於內地棉,是因為新疆特有的地理優勢,光照時間長,晝夜温差大、雨水少等,使棉花生育於一個相對適宜的環境中。但季節不等人,重播的任何一種農作物都無法實現適期耕種,適期生長的原生品種所具有的特徵優勢。以棉花為例,其苗期、蕾花期、結鈴期、吐絮期都對時令氣候有一定的要求,遲了或早了都有過而不及之,如果其間再有病蟲、風雹等災害襲擊,棉花品質更加受損。雖然內地經驗發現棉花具有逆轉、補償、再生等特徵,但新疆棉生育期自然特質是有別於內地的,其逆轉、補償、再生等特徵未必有內地棉所遇的雨澇災害等,更為重要的是,不論哪個地區,一切作物的災後逆轉也是要在大致正常的生育進程中才能實現,就如同過了“大暑”還去種棉花,再好的生產性措施也是白搭,因而,補種或重播的棉花,未來在色澤、纖強纖長、籽粒飽滿度上和產量上都難及常規適時,優化管理條件下的棉花。當然,播後若老天給力,管理科學精細,質與量上的差距完全可以縮小或者拉至最近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