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玉米絲黑穗病發生與防治

科普9.82K
玉米絲黑穗病發生與防治

玉米絲黑穗病是玉米生產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市一般年份發病率為2%—8%,嚴重時高達30%—50%。該病於前些年雖已基本得到控制,但由於玉米長期連作、春季連續多年低温乾旱及不抗病品種的引進推廣,此病危害又有加重趨勢。

1.症狀玉米絲黑穗病屬芽期侵入、系統侵染性病害。病原菌由玉米幼芽侵入後漸達幼苗生長點,隨植株生長擴展到全株,一般在穗期表現典型症狀,主要為害果穗和雄穗,一旦發病,往往不能結實。病穗分兩種類型:①黑穗型:受害果穗較短,基部粗頂端尖,不吐花絲,除苞葉外整個果穗變成黑粉包,其內混有絲狀寄主維管束組織。②畸形變態型:雄穗花器變形,不形成雄蕊,穎片呈多葉狀;雌穗穎片也可過度生長成管狀長刺,呈“刺蝟頭”狀,整個果穗呈畸形。田間病株多為雌、雄同時受害。

2.發病條件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病穗、土壤、糞肥裏或沾附在種子表面越冬,為翌年侵染源。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3--5年甚至更長時間。此病發生適温為20—25℃,適宜含水量為18%--20%,土壤冷涼、乾燥,有利於病菌侵染。播種時覆土過厚、保墒不好的地塊,發病率顯著高於覆土淺和保墒好的地塊。玉米品種抗病性和栽培技術措施也是影響發病率的重要因素。

3.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①選用抗病品種。②精耕細作,提高播種質量。通過適當推遲播期或採用地膜覆蓋技術促進早出苗、出壯苗,減少病菌侵染機會,提高植株抗病能力。③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拔除病株。苗期剔除病苗、怪苗、可疑苗,早期拔除病株;穗期發現病株要在散苞前及時拔除並集中銷燬。④輪作倒茬。對發病嚴重的地塊必須進行輪作倒茬,實行大豆、玉米、薯類等作物輪作,減少發病概率。

(2)化學防治:①藥劑拌種。藥劑拌種是防治玉米黑穗病的最簡便易行、省工高效的方法。可選用對絲黑穗病防效好的2%戊唑醇濕拌種劑(立克秀)、2%烯唑醇可濕性粉劑(速保利)等農藥拌種。具體方法:10千克玉米種子用2%立克秀濕拌種劑30克或2%速保利可濕性粉劑20—25克拌種,病害嚴重地區可適當增加藥量。在拌種時拌藥一定要均勻,確保防治效果。②土壤處理。可用50%甲基硫菌靈(甲託)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藥土蓋種,每50千克細土拌藥粉50克,播種時每穴用藥土100克左右蓋在種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