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玉米螟蟲的防治技術,玉米粘蟲防治技術

科普6.17K
玉米螟蟲的防治技術,玉米粘蟲防治技術

發生特點

粘蟲是玉米的主要害蟲之一,屬鱗翅目,夜蛾科,又名行軍蟲。玉米粘蟲一年可發生三代,以第二代為害夏玉米為主。一般高温高濕、地勢低、玉米植株高矮不齊、雜草叢生的田塊受害重。為害症狀主要以幼蟲咬食葉片。1~2齡幼蟲取食葉片造成孔洞,3齡以上幼蟲為害葉片後呈現不規則的缺刻,暴食時,可吃光葉片。大發生時將玉米葉片吃光,只剩葉脈,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

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一是清除田間玉米秸稈,用做燃料或堆漚做堆肥,以殺死潛伏在稈內的蟲蛹。合理輪作,不宜連作,淺耕滅茬,減少成蟲基數;二是人工捕殺及中耕除草消滅幼蟲,在粘蟲幼蟲發生期,可利用中耕除草將雜草及幼蟲翻於土下,殺死幼蟲,同時也降低了田間濕度,增加了幼蟲死亡率。

生物防治一是投放赤眼蜂,利用天敵防治;二是應用生物農藥白僵菌防治,可顯著減輕為害。

物理防治一是誘殺成蟲。利用成蟲的趨光性用藍光燈誘殺;糖醋液誘殺成蟲,誘液中酒、水、糖、醋按1:2:3:4的比例,再加入少量敵百蟲,將誘液放入盆內,每天傍晚置於田間距地面1米處,次日早晨取回誘盆並加蓋,以防誘液蒸發。2-3天加一次誘液,5天換一次誘液。二是草把誘卵。把草鬆散地捆成小把,插於玉米田間,高於植株,5-7天換一次,換下的草把要燒掉,把糖醋液噴在草把上效果更好。凡是誘蛾、誘卵的糖醋盆、草把附近,每隔7天噴一次藥,把卵孵化出的幼蟲殺死。

化學防治化學防治主要是掌握好施藥時間。因為粘蟲幼蟲的蟲齡越大,它的抗藥性越強。據研究,5、6齡幼蟲的抗藥力比2、3齡幼蟲的抗藥力高10倍。因此要抓住幼蟲的低齡期防治,才能取得比較好的防治效果。做到早發現,早防治,儘量把玉米粘蟲防治在三齡以前。防治時間一般選擇早晚幼蟲取食的高發時間;噴藥部位儘量施藥在玉米心葉。

毒餌誘殺:畝用90%敵百蟲100克兑適量水,拌在1.5公斤炒香的麩皮上製成毒餌,於傍晚時分順着玉米行撒施,進行誘殺。

葉面噴霧: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畝或48%毒死蜱50毫升/畝全田噴霧。

撒施毒土:畝用40%辛硫磷乳油75-100克適量加水,拌沙土40-50公斤揚撒於玉米心葉內,即可保護天敵,又可兼防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