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海芋頭嵌紋病毒防治方法

科普1.15W
海芋頭嵌紋病毒防治方法

海芋病毒病害中以DsMV最具重要性,寄主多達16屬以上,病害遍及世界各地。此病毒長度約為730nm,屬馬鈴薯Y病毒屬(Potyvirus)之長絲狀病毒,可經機械或蚜蟲媒介傳播,對主要以無性繁殖為生產方式的觀葉植物,造成潛在的威脅,只要母株帶有病毒,其無性繁殖苗均難逃罹病之厄運,故常見病毒病的發生為同批種苗,而非零星發生,故對病毒病的防治首重在健康種苗的種植

感染DsMV之海芋通常於葉片產生黃綠斑駁之嵌紋(mosaic)病徵,病徵之嚴重程度與品系之抗病性、病毒系統、環境温度與植株之肥培管理狀況等皆有關,一般而言,無病毒植株第一次遭受DsMV感染時病徵通常較為輕微,然而其種球第二年栽培後病勢便逐漸加重,種球帶毒者植株發芽後不僅葉片嵌紋病徵嚴重,葉部畸形,且植株矮化,所抽生花軸長度減短,黃花品種者花瓣上有褪色斑塊,部份紅花品種則產生明顯褪色條紋、斑點及斑塊,甚至花型不整,失去商品價值。

雖然DsMV之寄主範圍僅限於天南星科植物,但此科植物涵蓋為數不少之觀葉盆栽植物如粗肋草(Aglaonemaspp.)、黛粉葉(Dieffenbachiaspp.)、彩葉芋(Caladiumspp.)、黃金葛(Epipremnumspp.)、蔓綠絨(Philodendronspp.)、蓬萊蕉(Monsteradeliciosa)及合果芋(Syngoniumspp.)等,另外重要經濟切花植物火鶴花(Anthuriumspp.)以及食用根莖作物芋頭(Colocasiaspp.)亦屬於本病毒感染範圍。

這種病毒在田間的傳播主要有3種方式:

1.由於天南星科作物主要是靠營養繁殖體分株、切割或組織培養來繁殖,而病毒則隨着這些小苗、小芽或植物組織而傳播,這是本病毐最主要的傳播方式。

2.在栽培期間,田間管理時所用的工具(例如剪刀、移植鏝等)及操作者的手都有可能沾染汁液而摩擦傳播病毒,經實驗證實少量的帶毒汁液即能透過植物體表面的傷口造成感染,所以在田間有可能接觸植物體並造成傷口的任何器具或動物,皆有可能傳播此一病毒。

3.自然界中此病毒在天南星科植物間傳染乃是靠蚜蟲以非永續型方式媒介為主,換句話説當蚜蟲在已有病毒感染而呈現黃化的病株上取食汁液後,口針中即含有病毒顆粒與一種輔助蛋白(helperprotein)的存在,若昆蟲再移至其它健康的植株上取食,則病毒便會隨着其唾液而傳染至健康植株上,但此型態之蚜蟲只能短暫帶病毒數小時。此外根據國外文獻記載DsMV並不會隨實生種子帶毒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