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各種果樹的砧木繁殖方法

科普1.33W
各種果樹的砧木繁殖方法

杏樹砧木苗繁殖比較容易,但按常規T字芽接法繁苗已不適應要求,現介紹幾種新的嫁接方法。

(1)休眠接穗帶木質嵌芽接:3月下旬至多月中旬,利用冬藏的良種接穗,帶木質取芽,離地面30釐米左右,嫁接到上年培育的砧木上,用塑料膜綁紮,接後1個月內不剪砧,對接芽下部的分枝,留基部1~2片成葉剪除,7天左右接芽即可萌發,當年長城1米高左右的成苗。

(2)休眠接穗單芽切腹接:3月下旬至5月中旬,利用冬藏的良種接穗,單芽削剪接穗,接穗有芽一面,削麪長2釐米左右,對面輕削一刀,削麪長0.3釐米左右,在上年培育的砧木(或當年春新栽的砧木)上,離地面50釐米左右,由上向下斜切一口,口長2釐米左右,口深達砧木粗的7/2以上,然後將接穗的大斜面向上,插入砧木切口,對準一邊形成層,剪斷接芽上部的砧木,用冼淨的廢舊塑料薄膜將砧木剪口和接穗全部綁嚴(注意接芽外只纏一層薄膜),同時剪除下部分枝,這樣接後1周左右,接芽會自行鑽出,不用解綁,當年可長成高砧乾的成品苗。

(3)休眠接穗單芽劈頂接:3月下旬至5月中旬,利用冬藏的良種接穗(削接穗的方法同上),在上年培育或當年新栽的砧木上,離地面30~50釐米剪斷,在斷面的一側1/4處,用劈刀向下順直劈一長略小於接穗削麪的口,將接穗大削麪向裏(芽向裏)對準形成層插入,然後用塑料薄膜將穗和砧木上部切口綁嚴,留成葉1~2片,剪除下部分枝。10天左右,在接芽上部破一小孔,讓芽長出(不要解膜),當年即可長成高砧乾的成品苗。注意:以上三種接法,對坐圃的上年生砧木苗,一般可在發芽前接;對當年新栽的砧木苗,或長勢較弱小的坐地砧苗,可在5月中旬接。接後都要及時控制接芽下部側生分枝,加強肥水管理,輔以根外追肥。

(4)休眠接穗根皮接:根皮接是河北豐寧縣創造出的新方法。主要用於山杏改接其他良種杏。早春(3月中、下旬)將根頸以下大根全部刨出,選擇無傷、無病蟲、不腐朽、根皮光滑的1~2個粗大根段做砧木,在無須根面,用竹竿插入皮層內,開一個接口,然後將削好的良種接穗(削麪長2釐米,削麪對側輕削一刀,用指甲揭去表皮,露出綠色皮層)插入接口內並使接穗削麪與砧木木質部密接,不用綁縛,用濕土埋沒,並培成超過接穗頂部4~6釐米饅頭形土堆。接穗萌出新芽前後,要注意防治蟲害,並要及時培土。此法的優點是,比地上部嫁接提早半月,接口在地下,水分充足,抗旱、抗風,不必設支柱,接口癒合快,成活率高,操作簡便,不用綁紮,省去除萌,養分集中,苗木生長旺盛。秋季帶木質嵌芽接:不少地方經驗證明,從5月中旬到7月下旬,利用當年接穗芽嫁接到當年生砧木上,培育半成品苗,以帶木質部芽接成活率高(但芽片中部帶木質要薄,過厚成活率顯著下降)。但此法培育的半成苗翌年剪砧後成苗率較低。河北石家莊果樹所研究認為,秋季(8~9月份)帶木質嵌芽接,比普通芽接法成苗率高,採用秋梢上接芽效果更好。此法在砧苗小的情況下采用效果更理想。

梨樹快速育苗嫁接法

一、砧木培養。用於嫩枝嫁接的砧木:⑴最好選用上一年育成的棠梨實生苗。這種砧木在5月份如果進行嫩枝嫁接的話,可當年培育出高度1.3米以上的成苗。⑵早春扦插苗。結合早春硬枝嫁接,將棠梨苗剪截成15-20釐米長的插穗進行扦插。⑶當年生播種苗。要加強肥水管理,早培早發,爭取早日達到嫁接用砧標準。

二、嫁接

1、時間。5月上旬至9月中旬均可,避免雨天進行。在具體操作時,要根據接穗和砧木發育程度來安排。標準是:砧木粗度應達到0.5釐米以上,發育健壯;接穗為當年新發的未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枝條。

2、接穗的保管。剪下的接穗立即去葉,包裹於濕布中,及時嫁接。如接穗當天用不完,可將其裹於濕布或濕麻袋中,置室內陰涼處。

3、嫁接方法。一般採用切接與劈接兩種。⑴切接法。剪切砧木:在近地面5-10釐米處剪截,在斷面一側稍帶一部分木質部處,用刀垂直下切,深度比接穗的長斜面略短1毫米左右。削接穗:為節省接穗,以一芽一接穗為宜。因此接穗長度因兩芽間的節間長而定,長斜面削於芽的側方,再在此斜面的背面,削一短斜面,使接穗下端成扁楔形。插接穗:將削好的接穗(長斜面向內)迅速插入砧木的切口內,使砧木切口與接穗切口完全吻合,二者形成層對齊。如砧穗粗細不同,形成層必須有一側對齊。包紮:用薄膜把砧木橫斷面、接穗露白處、以及接穗頂端的剪口緊密封蓋,但不能太緊,否則砧穗枝嫩易被折斷。⑵劈接法。劈接法同切接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從砧木橫斷面中央垂直縱切,接穗下端兩側各削一個等長的斜面。其他操作步驟和切接相同。

4、接後管理。接後1周即可檢查成活率,手碰葉柄一觸即落或芽新鮮飽滿,説明已成活。由於在生長季節嫁接,10-15天便可萌芽,且生長速度很快。因此,要適時拆膜鬆綁,同時,兼顧抹除砧芽和補接工作,做好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工作。

獼猴桃苗木的繁育方法很多,但目前生產上常用的還是以嫁接繁殖和扦插繁殖為主。

(一)嫁接育苗

1.砧木種子的採集和處理

種子培育成的苗可作為嫁接用的砧木,取種用的果實應充分成熟,待果肉完全軟化後將果肉和種子一起擠出,放入紗袋或尼龍袋中反覆淘洗以去除果肉,洗淨的種子放在通風處晾乾後,貯存在通風乾燥的地方。

為提高發芽率,種子在播種前應進行處理,常用的方法是沙藏或赤黴素處理,沙藏:將種子與濕沙1∶10~20混合,河沙濕度以手握成團,掌心濕潤為宜。在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中先鋪一層10釐米厚濕沙,然後裝入混有種子的濕沙,再在上面撤蓋5釐米的濕沙,將容器埋在地勢高燥的背陰處,並用稻草等覆蓋,既防止雨雪侵襲又保證通透性,防止種子發黴腐爛。沙藏種子層積的時間長短對種子的發芽率有一定影響。

河南洛陽地區果品公司試驗中華獼猴桃種子層積40~60天時發芽率較高。北京植物園試驗北京地區在11月下旬層積沙藏,至翌年3月上旬播種,約120天種子發芽整齊,萌芽率也高。所以不同地區應根據當地的環境條件確定層積的時間。

赤黴素處理:根據試驗,用0.02%的赤黴素浸泡處理並保濕24小時後播種,可明顯提高獼猴桃種子的發芽率和整齊度,並縮短髮芽時間。

2.幼苗撫育

我國南北氣候差異大,播種的時間也不同,一般在日平均氣温達到11.7℃時播種較為適宜,在中南部地區為3月中下旬,北部地區在4月中旬左右;幼苗出土後要做好遮陽、澆水、施肥、間苗、除草和移栽等撫育管理。

3.嫁接技術

當實生幼苗的直徑達7毫米以上時,即可用作砧木進行嫁接。也可用本品種的無性系作砧木。各地可根據當地的特點選擇適宜的品種或株系做接穗,並有計劃、按比例地培育雌雄配套的優質苗木。對接穗的要求是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充分成熟、腋芽飽滿的1年生或當年生枝,不宜選擇徒長枝或幼年樹上的枝條。春季嫁接用的接穗可結合冬季修剪採集,埋入濕沙中保藏在室內陰、晾通風的地方,第二年春天嫁接。夏秋季採集的接穗,應將葉片剪去,以減少水分蒸發,並且最好是隨採隨接。

獼猴桃嫁接的方法通常有枝切接、單芽腹接、T字形芽接等。

(二)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是直接利用獼猴桃的枝條或根等營養器官來繁殖苗木的方法,其特點是苗木整齊一致,成苗快,能較好地保持母本性狀,適於大量繁殖。若能創造適宜的條件,可以一年四季進行。獼猴桃生產上常用的主要是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

1、硬枝扦插。

用木質化的枝條進行扦插來繁育苗木稱為硬枝扦插。一般在落葉後至次年3月份傷流以前進行。插條可以結合冬季修剪進行採集,要求是生長充實、節間較短、腋芽飽滿的1年生枝條,粗度以0.4~0.8釐米為宜。若採集後不能立即扦插,則要將枝條沙藏(方法同嫁接用接穗的沙藏)。扦插前要先建好苗牀,苗牀基質以蛭石加沙比較好,要求有通氣、透水和一定的保水能力。插條帶2~3個芽,長約10~14釐米,下端切口靠近節位斜剪,上端切口在芽的上方約1.5釐米處平剪,剪口要求平滑,用蠟密封。扦插前將插條下部浸在0.5%吲哚丁酸或0.2%萘乙酸溶液中數秒鐘,可顯著提高生根率。插條經以上處理後可按10釐米X15釐米的株行距扦插在苗牀上,並將插條周圍的基質按實,然後澆透水。

扦插苗牀要進行精細的管理以提高成苗率,包括搭設蔭棚以防止陽光曝曬;適時澆水以保持温度濕度;通過地膜覆蓋提高苗牀温度以促進生根和成苗;當新梢長到5釐米之後留下3~4片葉及時摘心等措施。

2.嫩枝扦插

在生長季節,用當年生未木質化的幼嫩枝條進行扦插來繁育苗木稱為嫩枝扦插。一般從5月中、下旬新梢第一次生長高峯之後到9月上旬進行,大多在6月中至7月中旬。扦插苗牀做好後,選用生長充實、無病蟲害的插條,長度2~3節,距上端芽約1~2釐米處平剪,下端緊靠芽的下部剪成斜面或平面,上端留1~2個剪掉一半的葉片,既可減少蒸發又可進行光合作用以利生根。扦插前可用低濃度的吲哚丁酸或萘乙酸0.02%~0.05%液浸泡基部3個小時,促進生根和成活。

扦插後及時澆水,以後定時噴水以保持足夠的濕度。一般覆蓋薄膜的苗牀氣温約25℃左右,氣温高時要及時噴水降温,並將塑料膜揭開以通風降温。成活後應逐漸揭開覆蓋的薄膜以鍛鍊幼苗。約45~60天后可將薄膜揭除。當根系生長變慢時,即可進行移栽。

嫩枝扦插還可在全光噴霧條件下進行,選擇自然光照充足和排水條件較好的地段作苗牀,配置自動間歇噴霧系統,定時定量對扦插苗牀進行噴霧以調節濕度和温度有利於插條的生根和成活。

標籤:砧木 繁殖 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