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怎樣搞好小麥吸漿蟲的防治

科普1.83W
怎樣搞好小麥吸漿蟲的防治

小麥吸漿蟲,又名麥蛆。以幼蟲為害花和吸食麥粒的漿液,對小麥的產量具有不同程度的毀滅性。一般可造成10%-30%的減產,嚴重的達70%以上甚至絕收。隨着小麥產量、品質的不斷提高,水肥條件的不斷改善和農機免耕作業,跨區作業的發展,行唐縣近幾年小麥吸漿蟲的發病面積不斷擴大,個別漏治地塊發生程度明顯加重,對小麥生產構成嚴重威脅。

一、發生規律

小麥吸漿蟲在自然狀態下一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土中結繭越夏越冬,來年春天由土壤深層向地表移動,然後化蛹羽化為紅色或黃色的成蟲,體型像蚊子,再飛到麥穗上產卵。一般3天后孵化,幼蟲從穎殼縫隙鑽入麥粒內吸食流出的漿液,造成麥子秕粒,導致減產。害蟲的發生與小麥生長髮育階段基本吻合。一般小麥拔節期幼蟲開始破繭上升,小麥孕穗期幼蟲上升至地表化蛹,小麥抽穗期成蟲羽化,抽穗期也是成蟲羽化盛期,幼蟲經過10-15天,便離開麥稈鑽入土壤。一般離地面10釐米左右的表土最多,隨温度的降低而鑽入地下20釐米左右處過冬

小麥吸漿蟲的發生受蟲源基數、氣候與土壤條件、品種的影響。因複種指數提高,耕翻次數減少,水利條件改善,為吸漿蟲生存及田間繁殖提供了良好條件,蟲口密度逐年提高;春季多雨,土壤水分較大,可促使當年吸漿蟲發生,但春旱少雨,土壤含水量不足,吸漿蟲則滯留在土中,逐漸積累而越年羽化,為以後大發生埋下隱患;內外穎結合不緊、芒短、開化期長、籽粒皮薄的小麥品種,有利於吸漿蟲的侵入而受害重。反之,受害就輕。

二、防治對策

1、選用抗蟲品種。麥芒長、多刺、挺直、小穗排列整齊、穎殼厚、內外穎結合緊密或籽粒表皮組織較厚的品種,具有明顯抗蟲性。如邯6172、濟麥22等品種抗蟲效果好。

2、農業措施。輪作倒茬,耕翻曝曬,儘可能推遲春一水的灌水時間。

3、化學防治。蛹期防治:一般在4月18日-25日之間,每畝用4%敵馬粉3公斤均勻拌土20公斤,於無風傍晚撒於麥地土表,隨即澆水或搶在雨前撒入效果好。成蟲期防治:此期是控制小麥吸漿蟲危害的最後一道防線,對漏治麥田一定抓好這次防治。應掌握在小麥抽穗揚花初期,即成蟲出土初期施藥。每畝用40%樂果乳油,80%敵敵畏乳油50毫升兑水50-60公斤噴霧,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