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甘藍菌核病是怎樣引起的?

科普1.16W
甘藍菌核病是怎樣引起的?

病菌菌絲生長髮育和菌核形成温度為0-30℃,20℃為最適。菌核沒有休眠期,在乾燥土壤中可存活3年,但不耐潮濕,一年後即喪失其生活力,温度在5-20℃和較高的土壤濕度的狀況下菌核即可萌發,其中以15t左右為最適。子囊孢子0-35℃均可萌發,適温5-10℃,經48小時後,孢子萌發率可達90%以上。本病在温度20℃左右和相對濕度在85%以上的環境條件下,病害嚴重,反之,濕度在70%以下,發病輕。早春和晚秋多雨,易引起病害流行。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中或混雜在種子越冬和越夏。萌發時,產生子囊盤及子囊孢子。在華中地區,菌核萌發一年發生兩次,第一次在2-4月間,第二次為11-12月。萌發時,產生具有柄的子囊盤,子囊盤初為乳白色小芽,隨後逐漸展開呈盤狀,顏色由淡褐色變為暗褐色。子囊盤表面為子實層,由子囊和雜生其間的側絲組成。每個子囊內含有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後,從子囊頂端逸出,藉氣流傳播,先侵染衰老葉片和殘留在花器上或落在葉片上的花瓣後,再進一步侵染健壯的葉片和莖。病部產生白色菌絲體,通過接觸,進行再侵染。發病後期在菌絲部位形成菌核。

早春和晚秋多雨,濕度大,容易引起菌核病。

前茬作物遺留的菌核是引起甘藍菌核病的主要來源。

甘藍菌核病由真菌核盤菌侵染引起。

甘藍菌核病是由土壤菌核原病菌在適宜温濕度條件下發生的。

本病由真菌核盤菌侵染引起,病菌寄主範圍廣,除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還侵染番茄、辣椒、茄子、馬鈴薯、萵苣、胡蘿蔔、黃瓜、洋葱等共19個科的71種植物。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中或混雜在種子中越冬和越夏。萌發時,產生子囊盤及子囊孢子。

標籤:甘藍 菌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