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一代玉米螟發生趨勢預報

科普9.65K
一代玉米螟發生趨勢預報

依據玉米螟越冬蟲量調查結合氣象生態條件綜合分析預測我縣一代玉米螟將是大發生趨勢。

發生面積56萬畝,放蜂適期6月18——22日。

一、預報依據

1、越冬蟲量:據全縣測報點4月15——5月15日調查,全縣剖檢玉米秸杆1700杆,活幼蟲總數4672頭,平均百杆活蟲274.8頭(52——780頭),是去年的5.97倍,為近5年最高值.冬後存活率為88.87%,自然死亡率為11.13%,秸杆存量為2000萬公斤。

2、玉米螟發育進度:玉米螟發育進度直接受濕濕度的影響,進入5月份天氣高温乾旱,對玉米螟的化蛹和羽化有一定的影響。5月23日開始化蛹,化蛹率為5%;5月25日——6月1日平均化蛹率為26.8%(10——50%),羽化率為3%(5——10%);6月1日——6月5日平均化蛹率為48%(25——65%),羽化率為16.55%(11——31.25%)。6月1日全縣調查,由於5月份的嚴重乾旱,使玉米螟自然死亡率上升到34%,6月4日哈爾套調查死亡率達46%,但越冬基數百杆活蟲高達274.8頭,5月27日、6月5日及6月9日——10日的降雨為玉米螟的化蛹和羽化,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今年玉米螟有大發生的趨向。3、氣象與生態條件:5月份高温乾旱,月平均氣温18.3℃,比歷年高1.8℃,降雨量僅有4.9mm,對玉米螟的化蛹、羽化較為不利。6月9日普遍降雨,全縣平均為28.4mm,此時氣象條件對玉米螟發育為有利條件,從生態因素看,伴隨着作物結構調整,玉米、高粱面積下降,受入春以來嚴重乾旱影響,玉米長勢不均,水澆田面積相應增加,並且長勢較好。玉米螟危害的特點是喜危害肥水條件好的,長勢好的玉米。因此,目前已種植的水澆田、平窪地長勢好的玉米將有加重危害的趨勢。

二、防治方法

田間玉米螟的防治應採取“生物、化防”相結合的防治方法,同時加強一、二代螟聯防的措施。

1、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1)、防治一代螟,田間百株卵達到1——1.5塊時為放蜂適期。放蜂分兩次進行,第一次產蜂7000——8000頭/畝,隔5——7天放第二次蜂,12000——13000頭/畝,每畝放4個蜂點。(2)、防治二代螟,在7月下旬——8月初,百株卵1塊時第一次放蜂,8000頭/畝,隔5——7天放第二次順息萬變7000頭/畝。將蜂卡捲入玉米上部葉背面近三分之一處,用秸杆皮別牢。

2、化學防治:玉米心葉末期投顆粒劑。

(1)、用2.6%殺螟靈一號顆粒劑,每株投0.15——0.2克。(2)、用50%對硫磷(乙基1605)乳油500ml,加適量水稀釋後拌入25公斤過篩的煤渣或25公斤細砂製成顆粒劑,每株1.5——2克。其它方法: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用高壓汞燈在玉米螟成蟲發生期誘殺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