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大豆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探究

科普2.14W
大豆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探究

近年來,國家加大對大豆種植的支持力度,大豆種植面積逐年增長,作為經濟作物,大豆種植受市場需求變動影響。因此,探索多種大豆種植技術,加強大豆病蟲害防治工作,提高大豆的品質變得尤為重要。

1、大豆種植技術探究

1.1品種

首先,大豆是經濟作物,品種的選擇應順應市場需求變化,選擇經濟效益更高,更受市場歡迎的品種。其次,大豆品種在不斷更新換代,新的品種較之老品種,具有更高的抗病毒性。因此,在大豆品種選擇過程中應優先選擇病蟲害感染率低的品種。最後,在大豆種植前,應將破瓣大豆種子和小粒種子篩出,並對優質種子進行處理,以提高發芽率。

1.2播種方法

目前科學的播種方法有等距穴播法和“壟三”栽培法。等距穴播法即在播種時增加種植穴間距離,以此提高通風性和光能利用率,有利於大豆質量和單產的提高。“壟三”栽培法即深鬆土壤,在壟面雙行並排種植及分層次施用底肥和麪肥的大豆種植技術,這樣有利於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大豆單產。

1.3田間管理方法

大豆種植不僅與人工管理有關,更受光照、水源、土壤、空氣和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制約。在大豆種植過程中要注意雜草清理,防止雜草跟大豆植株爭奪養分和陽光,導致大豆產量下降。科學的灌溉方法可以避免避免旱澇危害,如在大豆花莢期注意補水灌溉,避免缺水導致的花莢脱落,影響大豆產量;在澇期應及時排水,避免植株根腐的發生。

2、大豆病蟲害防治方法

2.1農藥防治

目前大豆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較多采用的是農藥防治。較為常見的病蟲害有大豆蚜蟲、大豆根蛆以及大豆黴霜病。

2.2.1大豆蚜蟲農藥防治

大豆蚜蟲侵蝕大豆植株,致使植株矮小、葉片發黃,導致大豆品質和產量下降,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在蚜蟲出現早期使用殺螟鬆粉劑以達到防治作用。

2.2.2大豆根蛆

大豆根蛆常見於野生大豆中,根蛆幼蟲會侵蝕大豆根部,形成蛆道,幼蟲糞便同樣可以致使根部潰爛,輕則導致大豆植株矮小,重則致使大豆幼苗死亡。可以使用樂果乳油或者敵敵畏加水稀釋,在幼蟲成活率最高的春天以噴霧的方式殺滅幼蟲以減少大豆根蛆病害。

2.2.3大豆黴霜病

大豆黴霜病是在大豆生長初期發生但不易被發現的一種病蟲害,收穫期會在大豆籽粒表面形成一層灰色的菌絲層,並附着有大量含有病菌卵子的孢子,對大豆質量影響巨大。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採用乙磷鋁300溶液或者甲霜靈800倍溶液噴灑防治。

2.2肥料防治

採用科學施肥方法,將有機肥和化肥結合使用、固體肥和液體肥交替使用,避免肥料的單一性。定期進行土壤測驗,因地制宜地選用肥料。在肥料防治中應注重增強植株抗病蟲害能力,通過噴施生根粉或者葉面肥可以促進根系發育,尿素可以降低根腐的發生率,從根本上降低病蟲害發生率。

2.3田間管理防治

大豆在發生病蟲害後應及時清理殘株。殘株未病蟲害的再次發生提供了依附條件,其上附着大量蟲卵和病菌,病菌極易傳染健康植株,蟲卵則可能進入土壤待第二年幼蟲發育,再一次導致大豆感染病蟲害。

3、大豆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用藥單一

農户在大豆病蟲害治理中固定使用單一藥物,病蟲害會產生抗藥性,導致防治效果不理想。

3.2治標不治本,重治不重防

很多病蟲害在初期都不易被發現,被發現已經為時已晚,嚴重影響了大豆的質量和產量。大豆病蟲害防治應重視“預防為主”和“防治根本”,從根源解決問題,以降低經濟損失。

3.3農藥垃圾隨意丟棄

大豆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存在藥瓶亂丟的問題,這會造成種植區土壤和水源污染。上文提到,大豆的品質會受到土壤和水源等自然因素影響,防治病蟲害不應為病蟲害滋生創造新的環境

4、大豆病蟲害防治問題應對策略

4.1增強防治觀念

大豆種植户應增強防治觀念,樹立“以預防為主”的觀念,可以通過在秋天整翻土地、儘早播種和選擇抗病毒種子等方法在大豆種植前期降低大豆病蟲害發病率,改變病蟲害發生環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進行病蟲害防治

大豆種植户應積極採用藥物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的方式,不僅着眼於大豆植株本身,更應着眼於周圍的環境,從根本上遏制病蟲害發生。還可採用現代科學技術,運用測報工具對病蟲害進行監測,早發現早防治,降低經濟損失。

4.3樹立環保觀念

大豆種植對土壤、空氣、光照以及水源具有一定要求,應樹立環保觀念,建立綠色農業系統,減少污染,從根本上提高大豆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