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集雨節灌旱山村增產增收“金鑰匙”

科普1.57W

四川省鄰水縣以山地丘陵為主,山高坡陡,植被稀疏,特殊的石灰巖地質,保水能力差。全縣93萬人口,其中農業人口84萬,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境內水資源匱乏,水利基礎設施較為薄弱,乾旱頻繁。長期以來,鄰水人為水所困,飽受乾旱之苦。四川省委、省政府做出“治水興村”的決策以來,鄰水縣通過實施旱山村集雨節灌工程,有效地改變了農村面貌,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集雨節灌旱山村增產增收“金鑰匙”

實施旱山集雨節灌領導重視是關鍵

鄰水縣旱山村農業灌溉用水難和人民羣眾生活飲用水難牽動着各級黨政領導的心。去年,廣安市主要領導深入旱山村現場調研時表示,盡最大努力解決旱山村集雨節灌工程建設資金,幫助農民修建蓄水池,維修山平塘,解決旱山區農村、農業和農民用水難問題,並要求市、縣水利部門具體組織實施。

四川省水利廳、財政廳、扶貧辦對鄰水縣的農村水利建設給予大力支持,批准了《鄰水縣旱山集雨節灌工程項目報告》,下達了旱山集雨節灌工程實施任務。鄰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鄰水縣旱山村集雨節灌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並責成相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落實專人負責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工程實施中各級黨政領導和部門負責人多次親臨工地檢查指導工程建設,現場辦公解決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為工程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實施旱山集雨節灌部門配合是動力

在旱山集雨節灌工程建設實施過程中,廣安市及鄰水縣水利、財政、扶貧辦密切配合。為搞好工程建設,根據各部門的業務職能,領導小組進行了職責分工,強化了部門工作職責。鄰水縣水利局負責工程規劃設計、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縣財政局負責工程建設資金使用管理和資金籌集;縣扶貧辦負責工程項目實施的定點定位,確定項目建設鄉村;有關鄉鎮政府負責宣傳發動,組織工程實施,協調處理工程佔地、青苗損失等具體問題。縣水利部門接受任務後,局領導迅速帶領工程技術人員深入旱山村進行規劃、精心設計,並根據工程分佈指派相關水利水保站加強技術指導。在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還給予了資金扶持。縣財政局加強工程建設資金的管理,監督工程建設資金使用情況。受益區黨政齊抓共管,做好組織協調、土地調整、工程建設管理和勞力調配組合,有力地保障了工程項目建設的順利開展。

實施旱山集雨節灌羣眾參與是基礎

實施旱山村集雨節灌工程,按照“政府組織,統一規劃,民辦公助”的原則,市、縣兩級政府要求受益區村民投工投勞,自籌部分建設資金。由於旱山區村民歷年來受旱災影響,經濟收入較低,自籌資金相對較難,相當部分村組主要勞動力外出打工,羣眾投勞難度很大。為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在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下,各鄉鎮層層召開動員大會,經過講道理、擺事實,使村民切實認識到興建集雨節灌工程是黨和政府為羣眾辦的實事、是關心羣眾生產和生活問題的具體體現,使部分羣眾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支持到積極支持。旱山村的幹部羣眾積極響應,投工投勞,分户和聯户挖凼建池,共同參與旱山村集雨節灌工程建設,打了一場羣體戰、總體戰。

實施旱山集雨節灌連片治理是重點

該縣旱山村集雨節灌工程嚴格按照“因地制宜,集中成片”的原則,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放線,避免了重複建設和水資源的浪費現象。水利部門嚴格執行水利部《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術規範》根據地形地勢條件,進行選址定位。根據灌溉面積多少,農作物需水量要求,確定蓄水池容量大小和修建形狀。工程施工前,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織各施工隊伍、村組幹部及社員代表進行工程質量培訓,由水利工程技術人員授課,印發了施工技術要點和質量標準,使各施工隊明確了集雨節灌工程的質量標準,施工程序,技術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根據該工程設計資料和工程特點,技術人員向各施工單位進行了技術交底,對工程材料、工程質量和完工時間、安全措施進行了詳細交代。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由工程技術人員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統一採購。地方性建材由當地村組組織統一開採,保證了工程建設質量。

實施旱山集雨節灌改善面貌是根本

在旱山村集雨節灌工程建設中,各級水利部門通過採取規模修建蓄水池、引水溝、沉沙凼,栽植經濟果木林等工程措施,有效地攔截了地表洪水,改變了水流方向和緩急程度,起到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集雨節灌工程建設因地制宜,規劃科學,佈局合理,集中成片,規模發展。蓄水池四角見方,線型清晰,橫伸縱直,抹面平整,美觀實用,做到了位置適當,居高臨下,自流灌溉;集

雨有溝,蓄水有池;沉沙有凼,泥不下山、水不亂流;蓄得上,保得住,放得出,旱能灌,洪能排。截至目前,工程總投資232萬元,修建了蓄水池358口,山坪塘27口,引水溝4985米,發展旱灌面積3961畝,栽植經果林600畝,改變了城北鎮羅解、觀音橋鎮三板橋和擂鼓坪、新鎮鄉天龍和九峯鄉九峯等5個村的自然面貌和生態環境,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明顯。

實施旱山集雨節灌增產增收是目的

通過實施旱山集雨節灌工程,旱山村有了水利工程和水資源保障,產業結構調整、種植業和養殖業發展有了條件,當地農業開始由傳統的農作物種植向高經濟價值作物種植轉變,初步形成了規模化的經營種植業和養殖業。實施旱山集雨節灌前,旱山村農業生產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羣眾只能靠天吃飯,當地農業糧食畝產量僅475公斤,農民平均年收入645元。實施集雨節灌工程後,通過調整山村產業結構,規模栽植經濟果木林和發展養殖業,農業糧食畝產達525公斤,比以前每畝增產50公斤,人平年收入765元。有了節灌工程作保障,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灌溉效益每年可實現26.9萬元,達到了“建設一個鄉村,建立一個基地,開發一種產業,改變一處面貌,富裕一方農民”的目標。修建的蓄水池經過明細產權、發放產權證,使建設者“建設有權利,管護有責任,開發有利益”,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旱山區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發生了根本改善,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效果十分突出,實現了“小工程大規模、小水池大產業、小投資大效益”的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