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板栗枯死的主要原因及其相應的解決措施

科普2.52W
板栗枯死的主要原因及其相應的解決措施

隨着市場需求的增加,板栗的種植面積正在逐漸擴大。但是,種植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板栗枯死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板栗的種植效益。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為板栗的大面積栽培提供更好的幫助。

1、主要原因

1.1栽植密度不合理

板栗新梢生長量大,通常7-8年生樹高達5m以上.容易發生冠內或園內受光量不足,多數慄農不瞭解板栗的特性,過度追求前期產量,栽培密度多在84-111株/666.7m2。這樣的慄園很快就會鬱閉,一旦通風透光量不足,樹勢也就隨着衰弱下來。

1.2整形修剪不當

板栗對光的需求量在果樹樹種中是最多的,如果修剪不當,回縮和間伐得晚容易引起樹冠內下部枝條急劇枯死,造成葉量不足,樹勢衰弱。一旦樹冠下部枯死,整形修剪則困難,枯死(光禿)的部位很難長出充實健旺的枝葉。在江蘇徐州地區,這樣的板栗園相當普遍,7、8年生以後慄樹樹勢衰弱,甚至枝幹枯死。

1.3病害

疫病光照條件良好而實行生草栽培的慄園疫病發生很少,過度密植、日照不足的板栗園則發生較多。特別是樹齡10年生左右的板栗由疫病感染引起枯死的現象相當嚴重。

胴枯病發育健壯的樹發病相對比較輕。由於凍害或負載量過高,容易導致胴枯病的發生。特別是嫁接、修剪時造成大的傷口,如果處理不當或不及時,胴枯病的發生就明顯增多,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枝幹枯死。

立枯病俗稱突死病,在樹齡4-10年生的樹上多發生。一種發生在萌芽展葉期,導致萌芽、展葉晚,新梢10cm左右便停止生長,到7月份枯死。還有一種發生在梅雨季節過後,葉片突然開始變黃,發病嚴重的樹1周左右樹葉全部脱落。

1.4蟲害

枝幹害蟲主要有天牛、蝙蝠蛾、木蠹蛾、透翅蛾等。在慄樹發育受阻、保存率低的諸因子中,枝幹害蟲為害居多,其中以天牛的危害最為嚴重。此外有慄癭蜂和天蠶蛾。

慄癭蜂慄癭蜂大發生的年份,上年樹體貯藏的養分多數被春季形成的蟲癭所消耗,新梢生長受到抑制,樹勢衰弱。其衰弱程度與蟲癭的當年發生量成正比。亦與品種有關。‘丹澤’較抗慄癭蜂,這是因為5月下旬―6月上旬。‘丹澤’的隱芽易萌發,葉量減少得不多:同‘丹澤’相比,‘筑波’的隱芽萌發就比較少,導致樹冠內部和下部的無葉部位迅速增多,從而樹勢衰弱;‘伊吹’則介於兩品種之間。

天蠶蛾展葉前後天蠶蛾幼蟲食害新葉,大發生時樹葉幾乎被吃光,樹冠光禿,樹勢迅速衰弱,從而導致枝幹甚至整株樹枯死。

2、解決措施

2.1合理密植,精細修剪

板栗是強喜光樹種,栽培過密勢必造成樹冠鬱閉快,通風透光不良。應根據土壤條件確定栽培密度。一般在瘠薄山地或河沙灘地,每666.7m2栽45-66株;土質較好。水源充足的地方,每666.7m2栽30-45株為宜。

板栗年生長量大,幼樹要以夏剪為主。5月中旬,除主側枝外其餘全部摘心,全年摘心二三次,最後1次摘心在9月20日左右。對主、側枝頭及未停止生長的營養枝在健壯的飽滿芽處重摘心,儘快擴大樹冠和枝量.提高前期產量。結果後要儘量控制樹冠外展,疏除過密的輔養枝,使樹冠內外枝條旺壯。用疏枝、母枝輪替更新、定量定性選留母枝來調整生長與結果的關係。

2.2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

對於疫病一要加強檢疫,抓好產地檢疫,在疫區內徹底清除重病株和重病枝,帶病苗木和接穗應一律燒燬,減少侵染源,防止帶病苗木、種子、接穗傳到無病區。萌芽前用3-5°Be石硫合劑或波爾多液(1:1:160)細緻噴灑。發病輕的可刮除病斑,塗抹0.1%昇汞、10%鹼水或401、402抗菌劑200倍液加0.1%平平加,或石硫合劑原液。對於胴枯病,除了要加強土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外,還要對各類傷口特別是嫁接口加強保護,塗抹殺菌劑,減少侵染的機會;染病的植株要颳去病斑,塗抹843康復劑。

對於立枯病,要注意避免在黏重土壤上建園;雨季及時排水,經常中耕除草,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對枝幹害蟲的防治,注意撲殺成蟲。經常觀察,清除蟲孔糞屑,注入50%敵敵畏乳油100倍液,或用棉球蘸50%殺螟鬆乳劑40倍液塞入蟲孔,再用泥土封閉蛀孔,薰殺幼蟲。

對慄癭蜂的防治,剪除弱枝,減少越冬蟲害;注意保護天敵;7月上旬成蟲脱癭前噴氯氫菊酯1000倍液。

對天蠶蛾的防治,萌芽前刮除越冬卵塊,集中燒燬或深埋;幼蟲發生期,噴O.05%滅幼脲3號或0.066%氯殺威。

標籤:枯死 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