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豬瘟的診斷與防治方法

科普2.31W
豬瘟的診斷與防治方法

豬瘟又稱“爛腸瘟”,是由黃病毒科瘟毒病屬的豬瘟病毒引起豬的一種急性、發熱、接觸性傳染病。急性病例呈敗血症的臨診症狀,剖檢可見內臟器官出血、壞死和梗死。慢性經過的病例,主要是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常有副傷寒及巴氏桿菌病繼發感染。由於貫徹了預防為主的方針,豬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豬瘟仍是目前危害較大的疫病,在不斷總結防治經驗的基礎上,應該繼續做好防疫工作,減少豬瘟造成的損失。

診斷要點

發病特點

在自然情況下,只是豬和野豬感染髮病,任何年齡、品種、性別的豬都可以發病;本病在任何季節都可以發生。

不按期進行預防注射的地區,一旦發病,在短期內可造成廣泛的流行。發病和死亡都很高。在常發地區或注射密度不很高的地區,可呈零星散發。

病豬是主要的傳染源。傳染途徑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過呼吸道、眼結膜及皮膚傷口感染。豬隻的買賣、運輸、屍體處理不當,肉品衞生檢驗不嚴,獸醫衞生措施執行不力,人、動物和昆蟲等都可成為間接的傳染媒介,促進本病的發生和流行。通過胎盤傳染使子豬患病,成為防治中十分棘手的問題。

臨診症狀

豬瘟與發生敗血症的豬丹毒、豬肺疫和子豬副傷寒在症狀方面很相似,較難分辨,應注意區別診斷。豬瘟的臨診特點是:體温升高到40.5℃~41℃,呈稽留熱,有膿性結膜炎,病初便祕,後腹瀉;在病豬耳後、腹部、四肢內側等毛稀皮薄等處,出現大小不等的紅點或紅斑,指壓不退色;公豬有包皮發炎,用手擠壓時,有惡臭混濁液體射出,急性病例,多在1周左右死亡,死亡率可達60%~80%;小豬有神經症狀,慢性病例,體温時高時低,食慾時好時壞,便祕與腹瀉交替發生,病豬明顯消瘦,毛焦臁糜,行走不穩。一般病程可達20天或以上,死亡居多。

病理剖檢變化

急性豬瘟主要呈敗血症變化,有診斷價值的變化是:皮膚或皮下有出血點;顎凹、頸部、鼠蹊、內臟淋巴結腫大,呈暗紅色,切面周邊出血;腎臟色淡,不腫大,有數量不等的小點出血;脾臟邊緣梗死;喉頭黏膜、會厭軟骨、膀胱黏膜、心外膜、肺及腸漿膜黏膜有出血。慢性病豬特徵的變化是盲腸、結腸及回盲口處黏膜上形成扣狀潰瘍。

實驗室檢查

常採用的方法有:血清學檢查、豬瘟兔化弱毒免體交互免疫試驗,生物學試驗、熒光抗體試驗等。

近些年來,急性豬瘟少發,常有非典型性豬瘟病豬出現,其特點是病型温和,病熱緩慢,病變侷限,呈散發等不典型表現,這就須經實驗室檢驗方可做出可靠的診斷和鑑別。

防治方法

做好平時的預防工作

做好豬瘟的預防注射工作,是防止豬瘟發生的關鍵措施。每年採取定期注射和適時補針相結合的辦法,用豬瘟兔化弱毒凍幹苗,稀釋後大小豬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注射後第4天即可產生免疫力,免疫期可達1年以上。選擇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序。

實行自繁自養的辦法

若需要從外地購買豬種,運回後還須隔離飼養半個月左右,並進行疫苗注射,進行實驗室豬瘟抗原檢測陰性,方可混羣飼養。

加強集市管理和運輸檢疫

杜絕病豬在集市出售和收購、運輸,以防傳播疫病。生豬交易市場、豬庫、屠宰場等豬隻集中場所,特別應加強獸醫衞生管理及檢疫措施。

改善飼管

改善飼養管理,搞好圈舍、環境及管理用具的獸醫衞生、消毒工作。

發生豬瘟時的緊急措施

目前尚無有效藥物治療豬瘟。早期診斷,及時採取措施,對控制和消滅豬瘟,減少經濟損失有重要意義。

病豬及可疑病豬,立即隔離飼養。特別是貴重的種豬,在備有抗豬瘟血清的單位,可用於治療。

對發病豬場及附近尚沒有發病的豬隻,立即全部用豬瘟兔化弱毒疫苗進行緊急注射,可有效地制止新的病豬出現,縮短流行過程,減少部分損失。

發病豬舍、運動場、飼養管理用具,用2﹪熱鹼水或30﹪草木灰水等進行消毒。糞尿及墊草等污物,堆積發酵後作肥料利用。

死豬深埋或銷燬、化制;急宰病豬的肉,可根據當地條件,同有關人員商定處理辦法。

標籤:診斷 豬瘟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