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一例豬密螺旋體病的診治

科普1.68W
一例豬密螺旋體病的診治

一、發病情況。該豬場低矮,通風不良,清潔衞生條件較差,發病豬約80日齡,體重40千克左右。該批生豬共58頭,病初發熱、腹瀉、下痢、消瘦,後糞便帶血或下血痢,先後死亡18頭,雖然採取治療措施,但效果不理想,豬隻繼續發病。

二、症狀與病變。病豬病初發熱,體温達41℃左右,全身發紅,食慾不振,精神沉鬱,拉黃色、灰色軟便,有的拉黑色稀便,後拉血便,呈糊狀,內有大量黏液血塊或膿性分泌物,有的糞便帶假膜,行走搖晃、肛門周圍及尾根被糞便污染,消瘦,極度衰弱。

對瀕死病豬進行剖檢,病變表現為十二指腸漲氣,直腸充血,黏膜腫脹充血,表面稍黑,有麩皮狀物附着,其他臟器無明顯變化。

三、診斷與治療。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牀症狀、病理變化,初診懷疑為豬密螺旋體病。取大腸黏膜塗片,用姬姆薩氏染色,進行鏡診,在高倍鏡的視野下,有3-4個彎曲的大螺旋體,未見其他菌體。進一步診斷為豬密螺旋體病。

⑴隔離病豬,肌肉注射痢菌淨、氟苯尼考注射液,連續5天,每天2次。同時,補服多維加葡萄糖液。⑵全羣豬採用硫酸新黴素、痢菌淨、按200ppm的濃度拌料,連用3天。⑶加強消毒,使用毒霸按1:400的比例稀釋,進行帶豬消毒,每天一次。

四、討論。豬密螺旋體病(又稱豬痢疾)是由豬痢疾密螺旋體引起的一種危害嚴重的腸道傳染病,不同品種、年齡的豬均可感染,以2-3月齡仔豬發生最多。

⑴由於其症狀表現以腸道病變為主,消化道症狀明顯,先腹瀉,後下痢乃至血痢,與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輪狀病毒病、豬副傷寒、仔豬紅痢等十分相似,必須注意鑑別診斷。⑵該病治療後很容易復發,甚至被誤認為治療無效。因此,要使用有效的藥物,交替使用,且堅持療程。同時,必須改善飼養管理條件,方能收到好的治療效果。⑶發生該病後,應立即採取防制措施,隔離病豬,並及時治療,尚未發病的豬羣,要立即用藥物進行預防,以減少發病和死亡。⑷病豬治好後仍然是帶菌者,隔離治療後應分開飼養,不宜再合羣。⑸為防止從疫區購進帶菌的豬隻,購仔豬之前,要了解當地的疫情,引進的豬隻要經過隔離觀察15天后,健康者方可合羣飼養,最好是堅持自繁自養。⑹平時必須做好豬舍環境的清潔衞生工作,定期進行消毒,並注意消滅鼠害和蚊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