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怎麼做好養鴨防疫工作,養鴨防疫有何重要性

鴨場疫病來源一是由新引進的鴨帶進場內,如從病鴨場引進鴨雛、幼鴨或開產小母鴨等;二是污染的鴨舍,如過去曾飼養過病鴨而未經徹底消毒的鴨舍;三是日常工作中消毒不夠和執行安全措施不嚴,以致將疫病經飼料、用具、人員往來和其它動物而傳至場內。防制疫病可採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怎麼做好養鴨防疫工作?養鴨防疫有何重要性?

1、選擇良好的環境辦鴨場

(1) 鴨場選址

鴨場應建在地勢較高、乾燥、採光充分、易排水、隔離條件良好的區域;

鴨場周圍無大型化工廠、礦廠,遠離幹線公路、學校、醫院、鄉鎮居民區等設施,無污染源和噪聲。鴨場周圍有圍牆或防疫溝,並建立綠化隔離帶;

鴨場不允許建在飲用水源、食品廠上游;

(2)鴨場或鴨舍建築衞生質量要求

鴨場分為生活區(包括辦公區)和生產區,生活區和生產區分離。生活區在生產區的上風向或側風向處。養殖區應在生產區的上風向,污水、糞便處理設施和病死鴨處理區應在生產區的下風向或側風向處。鴨場淨道和污道分離;

鴨舍牆體堅固,內牆壁表面平整光滑,牆面不易脱落,耐磨損,耐腐蝕,不含有毒有害物質。舍內建築結構應利於通風換氣,並具有防鼠、防蟲和防鳥設施。

(3)鴨場周邊環境、鴨舍內空氣質量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提出的指標要求。

2、鴨場的消毒與隔離

(1)鴨舍的清洗正確的鴨舍消毒,應在新鴨到達之前,即已清洗和消毒完畢。每一棟鴨舍應在消毒燻蒸之後,最少空閒1周。鴨舍消毒效果好壞,決定於用藥物消毒前的徹底清洗程度,而不是決定於所用的消毒藥。徹底清洗是最基本的方法,因為它可以減少病原體的總數,去掉隱藏病原體的污物,將病原體暴露於日光、空氣、消毒藥和熏蒸劑之下。

清洗鴨舍時應注意做好下面幾件事:

移走鴨舍內的全部鴨,清除散失在鴨舍內外的鴨只;

清除存留的飼料。未食用完的飼料不應挪至另外的鴨舍。水槽、料槽和料桶應徹底清洗,一定要將附着於料箱底部和四壁上的飼料洗淨,因可能有病原體存在或附着於其上,成為疫病的傳染源;

設備要移出並經清洗和日光照射。髒污的設備會帶有病原,所以,可移動的設備都要移至舍外,放在日光之下,並經消毒後再搬回鴨舍。未消毒的設備搬回鴨舍之後,則破壞了鴨舍的消毒效果,鴨舍可能重新被污染;

初步清洗鴨舍。用水沖洗天花板、四周牆壁及窗户,去掉其上附着的灰塵;飛濺下來的水將弄濕墊料,灰塵附着其上,最後一起被移走;

移走所有的墊料,轉移到遠離鴨舍的地方做肥料。在*近鴨舍的地方不能堆集和散落舊墊料,因老鼠和害蟲可能將其中的病原帶回鴨舍;

清理鴨舍外部散落的墊料,清除飼料間和鴨舍外的垃圾及雜草等;

修理鴨舍和設備等需要修理的部分;

徹底洗刷鴨舍牆壁和設備;必要時可在水中加洗滌劑,使用洗滌劑水浸潤2小時,然後用清水洗刷,高壓噴水槍沖洗時可獲得較好的效果。設備需要擦拭的部分要擦拭;

(2)消毒

環境消毒:生產區和鴨舍門口應有消毒池,消毒液應定期更換。車輛進入鴨場應通過消毒池,並用消毒液對車身進行噴灑消毒。鴨舍周圍環境宜每2周消毒1次。鴨場周圍及場內污水池、排糞坑、下水道出口宜每月消毒1次。

人員消毒: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要更換工作衣。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人生產區。進人生產區的外來人員應嚴格遵守場內防疫制度,更換一次性防疫服和工作鞋,腳踏消毒池,按指定路線行走,並記錄在案。

鴨舍消毒:在進鴨或轉羣前,將鴨舍徹底清掃乾淨,應採用0.1%的新潔爾滅或4%來蘇兒或0.3%過氧乙酸或次氯酸鈉等國家主管部門批准允許使用的消毒劑類型進行全面噴灑消毒。

用具消毒:定期對喂料器、飲水器等用具進行清洗、消毒。消毒劑應採用國家主管部門批准允許使用的消毒劑類型。

帶鴨消毒:鴨場應定期進行帶鴨消毒。在帶鴨消毒時,宜選擇刺激性相對較小的消毒劑,常用於帶鴨消毒的消毒藥有0.2%過氧乙酸、0.1%新潔爾滅、0.1%次氯酸鈉等。場內無疫情時,每隔2周帶鴨消毒1次。有疫情時,每隔1天~2天消毒1次。

怎麼做好養鴨防疫工作?養鴨防疫有何重要性? 第2張

(3)鴨舍的整理

應用殺蟲劑在地與牆的夾縫和柱子的底部塗抹,以保證能殺死進入鴨舍的昆蟲。

放進新的墊料。將消毒過的設備重新放人鴨舍。

關閉鴨舍,空閒2-4周,促使殘餘的病原體死亡。

做好進鴨的準備工作。雛鴨在進舍前一天,要求鴨舍温度達到需要的最佳温度。

剷除鴨舍周圍20米以內的雜草,有助於控制昆蟲和鼠類動物。

(4)隔 離

鴨場和鴨舍的隔離:

鴨場應遠離交通要道和居民點,最少要相隔1公里;

鴨場有2棟以上的鴨舍時,鴨舍之間最少要相隔10米;種鴨場應設在上風向,與商品鴨場、屠宰場或其它養禽場保持間距在500米以上;孵化室應設在種鴨場附近,位於上風向,並與商品鴨場隔開一定距離;每棟鴨舍要有單獨的飼養員,彼此不能有接觸;鴨舍內的墊草、鴨糞和其它廢料應送往遠離鴨舍1公里以外的地方,發酵後作為肥料;鴨場的周圍應栽樹,鴨舍的外面要有圍牆。

鴨羣的隔離:

鴨需要按羣(不同批次的雛鴨不能混養)、年齡(每一棟鴨舍甚至鴨場只養同齡的鴨)和品種分隔開;捕捉散失在鴨舍內外的鴨,驅逐鴨舍內的野鳥;鴨舍內不許養觀賞鳥、貓和犬等。

堅持生物安全:

新引進的鴨(雛鴨、幼鴨和小母鴨)移動時要用消毒過的運輸工具(如箱、簍和車輛等);服務人員做疫苗接種或因其它原因需要進入鴨舍時,需要穿消毒過的服裝、帽子和靴子;病、死鴨要正確處理(最好燒掉或埋掉);運送墊料或其它物品的車要消毒;無關人員不準進入場區和鴨舍,要控制和消滅鴨舍附近的昆蟲;飼養員和其家庭成員應避免同養禽業有關的行業相接觸,如屠宰場、孵化場,不要參觀其它的鴨場和鳥類養殖場。

3、按照免疫程序做免疫接種工作

根據我縣實際情況,養鴨至少要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鴨瘟、鴨病毒性肝炎、傳染性漿膜炎、大腸桿菌病等幾種疫病的免疫。同時還要關注禽出敗、禽衣原體病、禽結核病及其它疫情情況,必要時採取相應措施做好預防工作。目前推薦的免疫程序:

雛鴨

1日齡:鴨病毒性肝炎弱毒苗,1羽份,腿部肌注或足蹼刺種(如種鴨已免疫,可不再免疫);

7日齡:鴨疫裏默氏桿菌、大腸桿菌二聯滅活菌苗,0.5毫升,頸部皮注;

10日齡:高致病性禽流感H5或H7亞型油佐劑滅活疫苗,0.8毫升,頸部皮注;

21日齡:鴨瘟弱毒苗,0.25毫升,腿部肌注;

育成鴨

35日齡:高致病性禽流感H5或H7亞型油佐劑滅活疫苗,1.5毫升,頸部皮注;

51日齡:鴨瘟弱毒苗,1毫升,胸部肌注;

種鴨和蛋鴨

100日齡:鴨病毒性肝炎弱毒苗,2羽份,腿部肌注(僅接種種鴨);

120日齡:高致病性禽流感H5或H7亞型油佐劑滅活疫苗,1.5毫升,頸部皮注。

4、加強檢疫工作,控制傳染病的擴散

由於交通運輸的不斷髮展,當前畜禽流量、交易範圍日益擴大,更易於傳染病病原的擴散,因此,檢疫工作更加重要。一方面,加強產地檢疫,使疫病早發現、早控制、早治療,在儘可能小的範圍內控制疫病的傳播;另一方面,加強運輸檢疫、市場檢疫,對已發生的疫情能起到控制向外擴散的作用,從而更大程度上保護養鴨業的安全。養殖户則應該進行科學飼養、科學防疫,積極配合動物防疫檢疫部門做好動物防疫檢疫工作。

5、一旦發病,採取緊急措施

發現鴨羣中個別鴨生病,應及時送檢化驗,診斷病因,對病鴨緊急隔離、消毒、對症治療。大羣鴨加倍劑量免疫接種,對場地、鴨羣、用具全面清潔消毒,每天1次。若是細菌性疫病,可在飲水或飼料中加入對病原菌具有高敏性的抗菌藥物,以便抑制或殺滅病原菌;若是病毒性疾病,可緊急接種苗或肌注抗血清,注意合理使用藥物劑量、給藥方法、途徑,連續用藥1~2個療程,確保安全有效。

怎麼做好養鴨防疫工作?養鴨防疫有何重要性? 第3張

養鴨防疫重要性:

鴨是小型經濟動物,生命週期短,一旦發病,傳播快、死亡率高,即使緊急治療,經濟損失也很慘重。養鴨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嚴格消毒,及時治療”的原則,建立健全鴨病防疫體系,制訂疫病的淨化、撲滅措施及實施方案,營造良好的內外環境條件,確保鴨羣健康生長髮育。

標籤:防疫 養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