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冬小麥應該如何施肥?

問:冬小麥應該如何施肥?

冬小麥應該如何施肥?

小麥是我國重要糧食作物,其中冬小麥佔小麥播種面積80%以上。冬小麥需肥較多,每生產50公斤小麥,需吸收氮素1.4~1.6公斤,磷素0.5~0.75公斤,鉀素1.5~2公斤,氮、磷、鉀的比例大約是1∶0.33∶1,根據栽培的品種、土壤、氣候等條件不同而有所變化。

據小麥植株分析,畝產412公斤冬小麥,從出苗、分櫱到冬後起身拔節吸收的氮素約佔全生育期總量的40%,磷素、鉀素各佔總量的20%,從拔節到揚花期約吸收氮素總量的48%,磷素總量的67%,鉀素總量的65%。

根據冬小麥的栽培特點,需肥特性和農業生產實際,在科學施肥方面要把握幾點:

抓好三個環節

首先是施好底肥。農諺説“麥收胎裏富”,苗期有適量的氮素營養和磷鉀肥,使麥苗早生快發,冬前有一定數量的健康分櫱,併為春後生長成穗、增粒、增重打下基礎。底肥用量佔施肥總量的60%~70%左右,一般畝施農家肥1~1.5噸,尿素10公斤或碳銨25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氯化鉀5~7.5公斤,磷肥和有機肥混合施用,還可以提高肥效。如果是鹽鹼地上種小麥就不宜施用氯化鉀,需改施用硫酸鉀或硝酸鉀。如果是施用複合肥,就按肥料所含氮磷、氮鉀或氮磷鉀數量計算施用。在肥力很高或者施用優質農家肥作底肥麥田,底肥可不施氮肥,氮肥可全部作追肥。而對於種麥季節較晚的晚茬麥或者底肥不足麥田,播麥時每畝可用5公斤硫銨或2.5公斤尿素作種肥,但碳銨容易揮發燒種,不宜用作種肥。

其次是巧施追肥,有利於增櫱、增穗。北方冬麥區春天麥苗返青後,根據苗情追肥,對旺苗麥田(葉形看上去像豬耳朵)每畝追過磷酸鈣15公斤,鉀肥10公斤,而不追施氮肥,防止氮多麥苗徒長,造成後期倒伏減產;對弱苗麥田(葉形看上去像馬耳朵)應抓緊早追肥,每畝施碳銨15~20公斤或尿素5~7公斤,最好開溝深施蓋土,不宜撒施,以防揮發損失。對長勢較弱的麥田,小麥拔節時還要施肥,每畝可用尿素3~4公斤,溝施或穴施,有條件時並配合澆水;對於壯苗麥田(小麥葉形看上去像驢耳朵),拔節期要控制肥水管理,預防倒伏。南方冬麥區,由於雨水多,光照少,麥苗容易旺長,一般少施或不施返青拔節肥,而是看苗酌情施用拔節孕穗肥。小麥孕穗期某些田塊可能出現後期脱肥的情況,此時需要偏施肥,應每畝施用5~10公斤硫銨或3~5公斤尿素作孕穗肥。

最後是小麥生長後期進行葉面施肥。這時北方麥區常受乾熱風危害造成減產。如果用0.2%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每畝噴50公斤肥液,用磷酸二氫鉀100克左右)在抽穗揚花期噴1~2次,兩次間隔時間為10天半月,可以促進小麥灌漿結實,並減輕乾熱風的危害。

提高肥料增產效益

當作物缺肥時產量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再增加施肥量增產不明顯,施用每公斤肥料得來的增產效益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減產。科學的施肥量可以使作物產量增加多、效益高、肥料利用好,而盲目施肥容易造成浪費。目前部分小麥高產田存在過量施肥,帶來增產效益降低,造成部分肥料浪費。按科學施肥量施肥會提高增產效益。

氮磷鉀合理配比

南方冬麥區配施氮鉀肥或氮磷鉀肥,北方冬麥區配施氮磷化肥,沙壤土上種麥也應注意配施氮磷鉀。在一些高產田應注意控氮、穩磷、補鉀。

講究施用方法

氮肥施入土壤後作用較快,一般在播種前和拔節期分期施用,最好深施蓋土。磷肥在土壤中移動性差,肥效較氮肥來的緩,很多是在播種前作底肥施用;鉀肥在北方由於氣候乾燥,也可以作底肥施用,而在多雨潮濕的南方麥區,最好分次施用。沙性土壤施肥,宜於分次施用。

標籤:冬小麥 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