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生態農業模式有哪些,生態農業產業園規劃方案

農業的發展一直是我國比較重視的一個問題,而單靠傳統農業的模式已經不符合我們現在這個迅速發展的時代。經常會有人談到生態環境、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是什麼呢?很多人根本就回答不上來,更不用説它的生產模式有哪一些。

生態農業模式有哪些 生態農業產業園規劃方案

生態農業模式有哪些

1、北方“四位一體”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

2、南方“豬--沼--果”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

3、平原農林牧複合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

4、草地生態恢復與持續利用生態模式及配套技術。

5、生態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

6、生態畜牧業生產模式及配套技術。

7、生態漁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8、丘陵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術。

9、設施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10、觀光生態農業模式及配套技術。

生態農業模式有哪些 生態農業產業園規劃方案 第2張

生態農業產業園規劃方案

1、培植精品 營造主題形象

以生態農業作為園區農業生產的整體佈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態旅遊型觀光農業精品。發揮生態園已有的生產優勢,採用有機農業栽培和種植模式進行無公害蔬菜的生產,體現農業高科技的應用前景,形成產品特色,營造“綠色、安全、生態”的主題形象。

2、因地制宜 綜合規劃設計

充分考慮原有農業生產的資源基礎,因地制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水電、食宿及娛樂場和度假村的進一步建設等。結合生態園所處地區的文化與人文景觀,開發出具有當地農業和文化特色的農副產品和旅遊精品,服務社會。

3、效益兼顧 實現持續發展

以生態學理論作指導思想,採用生態學原理、環境技術、生物技術、和現代管理機制,使整個園區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經過科學規劃的生態園主要是以生態農業的設計實現其生態效益,以現代有機農業栽培模式與高科技生產技術的應用實現生態園的經濟效益,以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實現它的社會效益。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三者相統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觀光園。

生態農業模式有哪些 生態農業產業園規劃方案 第3張

生態農業的發展特點

1、綜合性:生態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並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2、多樣性:生態農業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國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3、高效性:生態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生態農業模式有哪些 生態農業產業園規劃方案 第4張

生態農業的發展現狀

1、理論基礎尚不完備:生態農業是一種複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持。

2、技術體系不夠完善:在一個生態農業系統中,往往包含了多種組成成分,這些成分之間具有非常複雜的關係。例如,為了在魚塘中飼養鴨子,就要考慮鴨子的飼養數量,而鴨子的數量將受到水的交換速度、水塘容積、水體質量、魚的品種類型和數量、水温、鴨子的年齡和大小等眾多條件的制約。

3、政策方面不夠完善: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態農業得到真正的普及和發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與保障體系。

生態農業模式有哪些 生態農業產業園規劃方案 第5張

目前我國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和試驗示範等多個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依舊還是存在不少問題的。我們需要以資源持續利用以及保護環境為前提,這樣才能促進生態農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