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種植技術

水稻節水灌溉方法,水分耗盡後經過3-4天再灌水

水稻節水灌溉方法有水稻淺濕灌溉、水稻淺濕調控灌溉、水稻控制灌溉技術、水稻覆膜旱作灌溉技術等。

水稻淺濕灌溉:即淺水與濕潤反覆交替、適時落幹、淺濕幹靈活調節的間歇灌溉模式。

水稻淺濕調控灌溉:將淺水、濕潤、間歇3種灌溉方式科學結合,根據水稻需水特性和生長規律灌溉。

水稻控制灌溉技術:根據水稻需水特點,以土壤含水量作為控制指標,確定灌水時間和灌水定額。

水稻節水灌溉方法,水分耗盡後經過3-4天再灌水

一、水稻節水灌溉方法

1、水稻淺濕灌溉

即淺水與濕潤反覆交替、適時落幹、淺濕幹靈活調節的一種間歇灌溉模式。操作要點如下:

(1)淺水勤灌促返青、分櫱,水層深度0.5~3釐米。

(2)分櫱後期及時曬田。當莖櫱數達到有效穗數80%時,排乾田水曬田7~10天,使耕層土壤含水量不低於田間持水量的65%。

(3)拔節孕穗期間歇灌溉。每次灌水後水層深3釐米,水耗盡後3~4天再灌水。

(4)抽穗開花及乳熟期濕潤灌溉。每次灌水水層深2釐米,水耗盡後3~4天再灌水。

(5)黃熟期自然落幹,遇雨排水。蘇、錫、常地區普遍採用該技術,可節水10%~30%。

水稻節水灌溉方法,水分耗盡後經過3-4天再灌水 第2張

2、水稻淺濕調控灌溉

(1)水稻淺濕調控灌溉是把淺水、濕潤、間歇3種灌溉方式科學地結合在一起,根據水稻的需水特性和生長規律,提出“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淺水促櫱、苗足烤田、淺濕長穗、濕潤灌漿、黃熟落幹”的原則,以控制稻田水層上限和水稻根系層土壤含水量的下限為手段,掌握“後水不見前水,利用雨水,按指標灌排水”的做法,從而確定水稻各生育階段的灌溉。

(2)除移栽至分櫱前期和孕穗至抽穗揚花期保持2~3釐米淺水層外,其餘生育期灌水上限為2~3釐米,下限指標為土壤飽和含水量的70%~80%,通常灌水後間隔4~6天再灌水。

(3)該技術在淮安、揚州、泰州等地普遍應用,可節水25%~40%。

水稻節水灌溉方法,水分耗盡後經過3-4天再灌水 第3張

3、水稻控制灌溉技術

(1)水稻控制灌溉是指移栽至返青期田面保持0.5~2.5釐米的淺水層,返青以後田面不再建立水層。

(2)根據水稻生理生態需水特點,以土壤含水量作為控制指標(控制耕層土壤含水量在60%~80%),確定灌水時間和灌水定額,促進和控制水稻生長,較大幅度地減少水稻生理生態需水量。

(3)該技術在徐州、宿遷、鹽城及寧鎮丘陵地區廣泛應用,可節水30%~45%。

4、水稻覆膜旱作灌溉技術

(1)水稻覆膜旱作灌溉是指在旱育秧的基礎上,在移栽後覆膜旱管,整個大田期田面不建立水層。根據根層土壤含水量下限指標和土壤表層地温來確定灌水時間,採用溝灌結合膜上灌溉。

(2)該技術在徐州、淮安部分地區進行研究應用,與淺水勤灌相比,可使灌溉定額減少50%~60%。

水稻節水灌溉方法,水分耗盡後經過3-4天再灌水 第4張

二、對水稻施肥時要有水還是無水

1、水分論述

(1)對水稻施肥時田間有水會更好。

(2)水稻施肥建議有水時進行,田裏沒有水時儘可能不要施肥。由於水稻田沒水,施肥的話肥料不可融化,會堆積在一起,造成燒根死苗,此外沒有水的話肥料受到光照容易損失或失效。

2、注意事項

(1)控制氮素肥

①水稻過量施用氮素肥,不僅會造成無效分孽增多,變青、倒伏、病蟲害加劇,導致空秕粒多,結實率下降,影響水稻產量。

②氮肥在施用的時候主要以追肥為主,可在移栽半個月內追施2次,用量在15千克以內。

水稻節水灌溉方法,水分耗盡後經過3-4天再灌水 第5張

(2)施足有機肥

有機肥富含各種養分,能改善土壤,促進水稻生長,有機肥可作底肥,一畝地可以施腐熟土雜肥、餅肥等,也可以耕翻後上水前施用人畜糞肥,按照田塊調整用量。

(3)重視磷鉀肥

①磷、鉀肥可增強植株活力,促進養分合成與運轉,加強光合作用,延長葉的功能期,使穀粒充實飽滿,提高產量。

②水稻後期噴施磷、鉀肥,可以促進灌漿結實,此外可在抽穗揚花後期、以及灌漿期噴施一次,用量為磷、鉀肥50—100克,兑水50—60千克於傍晚噴施。

水稻節水灌溉方法,水分耗盡後經過3-4天再灌水 第6張

(4)注意增施微肥

①鋅肥、硅肥可以改善水稻根部,提高水稻的抗倒、抗病,促進根系後期發育,延長葉片功能期,避免早衰。

②除此之外,還能加速花的發育,增加花粉數量,促進花粒萌發,有助於提高水稻成穗率;而且還能促進穗大粒多,提高結實率和子粒的充實度,增加稻穀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