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種植技術

種小麥當前及後期管理技術要點

我省部分麥田由於前期乾旱,導致次生根少而短、羣體數量不足,並且部分地塊旱情依然存在。針對這種情況,在4月7日召開的全省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山東農業大學教授于振文介紹了我省小麥當前及後期管理技術要點。

種小麥當前及後期管理技術要點

搞好肥水管理

搞好起身期肥水管理和化控。目前,我省膠東、魯中及魯北等部分地區小麥尚處於起身期,對於這部分地塊,要因地制宜繼續搞好肥水管理工作。尤其是對於二類麥田、前期沒有追肥的三類麥田,或者是地力差的一類麥田要把起身期肥水作為重點。小麥起身期也是運用化控劑控旺防倒伏的有效時期,對於羣體偏大、或者是羣體一般但地力較高的地塊,要注意適時噴化控劑。

搞好拔節期肥水管理。拔節期是小麥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尤其是高產麥田必須把施好拔節肥、澆好拔節水。清明到4月20日這段時間是全省施拔節肥、澆拔節水的關鍵時期,這次水肥對提高小麥成穗數和每穗粒數都有重要作用,沒有進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類苗要突出在拔節期追肥澆水。

施拔節肥要根據小麥春季需肥規律,施肥應該以尿素為主,複合肥氮素含量低,不適合春季追肥。在拔節期增施鉀肥具有明顯的防倒伏增產的效果,高產地塊在拔節期追肥時可結合氮肥畝追鉀肥6-12公斤。

搞好開花期和灌漿期的肥水管理。小麥抽穗後,畝穗數已成定局,但是穗粒數和粒重還有較大變化,因為籽粒數中積累的澱粉大約有三分之二來自開花以後的光合作用,所以這一階段是決定粒重的關鍵時期。管理方向是保根、保葉、延長葉片光合高值持續期,延緩衰老、提高粒重。

首先,要澆好開花水或灌漿水。小麥開花至成熟期耗水量佔整個生育期耗水量總量的四分之一,需要通過澆水滿足供應。乾旱不僅會影響粒重,抽穗,開花期乾旱還會影響穗粒數。所以,在澆過拔節水的基礎上,根據麥田墒情在開花至灌漿期澆一次水,即可滿足小麥後期生長的要求。但成熟前土壤水分過多會影響根系活力,降低粒重,所以小麥成熟前10天要停止澆水。

其次,要噴施葉面肥,葉面肥不僅可以彌補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滿足小麥生長髮育所需的養分;而且可以改善田間小氣候,減少乾熱風危害,增強葉片功能,延緩衰老,提高灌漿速率,增加粒重,提高小麥產量。因此,可在挑旗孕穗期至灌漿初期進行葉面噴肥。葉面追肥最好在晴天下午四點以後進行,間隔7-10天再噴一次、噴後24小時,如果遇到降雨應補噴一次。為了簡化操作,可與其他田間操作措施結合進行,如將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配成混合液,進行葉面噴施,可以同時防病、防蟲、防乾熱風等 一噴三防 效果。

防止倒春寒

近年來,我省常在4月份發生霜凍危害,4月份小麥拔節後,就完全失去了抵抗0℃以下低温的能力,當寒潮來臨時,地表温度驟降到0℃以下,便會發生早春凍害。

早春凍害的預防補救措施如下:

一是灌水防早春凍害。由於水的熱容量比空氣和土壤的熱容量大,早春寒流到來之前澆水能使近地層空氣中水汽增加,發生凝結時放出潛熱,減小地面温度的變幅。同時,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導熱能力增強,温度增高。

二是早春凍害後的補救措施是補肥與澆水。小麥早春受到凍後應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澆水,氮素和水分的耦合作用會促進小麥早分櫱,小櫱趕大櫱,提高分櫱成穗率,減輕凍害的損害。

綜合防治病蟲害

乾旱有利於麥蜘蛛,麥蚜等發生,冬前麥蚜,麥蜘蛛在魯北,魯南等地發生較重,局部已造成危害。小麥紋枯病、白粉病、地下害蟲、南部地區稻茬麥田灰飛蝨等越冬基數也偏高。小麥拔節以後,隨着温度提高,各種病蟲害逐步進入高發期,要注意搞好預測預報,適時防治。防治的重點是麥蚜、麥蜘蛛、地下害蟲、紋枯病、白粉病、全蝕病、根腐病、葉鏽病、兼治灰飛蝨等多種病蟲,警惕小麥條鏽病流行。

防治麥蜘蛛,可用0.9%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小麥吸漿蟲,可以4月上中旬畝用5%甲基異柳磷顆粒劑1-1.5公斤或者40%甲基異柳磷乳油150-200毫升對細砂或細沙土30-40公斤撒施地面並劃鋤,施後澆水防治效果更佳。

防治地下害蟲,可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畝40-50毫升噴麥莖部。

防治麥蚜,可用10%吡蟲啉乳油每畝10-15克噴霧,兼治灰飛蝨。

防治小麥吸漿蟲,可在小麥抽穗至揚花初期的成蟲發生盛期,畝用5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毫升對水噴霧,兼治一代棉鈴蟲。

防治紋枯病,可用5%井岡黴素水劑每畝150-200毫升對水75-100公斤噴麥莖基部,間隔10-15天再噴一次。

防治白粉病、鏽病,可用20%粉鏽寧乳油每畝50-75毫升噴霧。

防治赤黴素、葉枯病和穎枯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畝75-100克噴霧,以上病蟲混合發生可採用對路藥劑一次混合施藥防治。

對雜草較多地塊,應採用人工方法拔除,千萬不能採用除草劑防除,因為小麥拔節後使用除草劑一方面除草效果差,另一方面易對小麥造成藥害。

標籤:管理 小麥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