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種植技術

金線蓮種植技術,附種植要點

科學選地:植地應選擇在海拔高度較高的林地溪溝邊蔭涼處,要求海拔400m以上,近闊葉林或針闊葉林交混地帶。

科學栽植:栽植宜淺不宜深,栽後覆蓋乾淨乾燥的苔蘚,株行距5~10cm*5~10cm,種植後要立即澆定根水。

田間管理:應於栽培地上架設遮蔭棚,適當澆水施肥。

採收:適時採收。

金線蓮種植技術,附種植要點

一、生物學特性

1、金線蓮屬植物有30多種,為陸生蘭,株高10~18cm,根莖柔軟,莖圓筒形,先端直立,莖節明顯。葉互生具柄,橢圓形,葉面有光澤,葉脈金黃,葉背淡紫紅色。花是完全花,總花序有1~6朵鬆散的花,被柔毛,花苞片淡紫色,卵狀披針形。一般分佈在海拔500~1000m的丘陵區或闊葉林地。

2、金線蓮是陰生植物,光飽和點低,喜歡陰涼、弱光和散射光的生態環境,特別喜歡生長在常綠葉樹的溝邊、石壁、土質鬆散的潮濕地帶。最忌中午前後直射強光,所需光熱量少,為正常陽光量的1/3,最適宜生長的温度在18~25e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

3、金絲蓮喜歡疏鬆、透氣、排水、保水性能好的土壤條件,在適當陰涼的環境條件下生長迅速,葉色鮮嫩,莖粗,葉大。

二、栽培技術

1、科學選地

金線蓮人工栽培時,植地應選擇海拔高度高的林地溪溝邊陰涼處,這是栽培成功的關鍵,要求海拔400m以上,近闊葉林或針闊葉林交混地帶,要求1月平均氣温10攝氏度,7月平均氣温25攝氏度,空氣相對濕度70%,常風小或靜風,透光度30%左右,周圍有水源,土壤結構性能好,最好是中性或偏酸性(pH=4.5~6.5)經風化的黃壤土。

2、科學栽植

金線蓮的栽植宜淺不宜深,栽培後最好覆蓋乾淨的苔蘚,株行距為5~10cm*5~10cm,栽培後應立即澆定根水確保成活率。海拔高的山區應在春季4~5月栽培,可以加快生長,當年收穫。平地低丘應在秋季8~9月栽培,這樣可以避免夏季高温和病蟲害傳播高峯,提高成活率和產量。

3、田間管理

金線蓮田管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成活率、成長率和產量。金線蓮的生長週期所需的光熱量很少,特別忌中午前後的直射強光,所以在栽培地面上設置遮蔭棚,調節透光度。金線蓮需要水但不能積水,所以澆水量的多少取決於苗的發育狀況及其生長環境。栽培後的金線蓮,施肥種類以遲效性的有機肥料為主,如用黃豆餅經發酵後的稀釋液、豬糞、牛馬糞等農家肥,如果能配合噴灑葉面肥更好,通常在每100公斤肥料中加入少量硫酸亞鐵,促進葉色濃綠光澤。 在金線蓮的生長季節,每半個月可以用0.3%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灑1次,連噴4次。施肥時不要污染金線蓮葉片,如果不小心污染,請立即噴水。危害金線蓮的因素和病蟲害的發生,多為高温、通風不良、光和栽培地不清潔。因此,應該克服這些不良因素並且去除雜草。

4、收穫

金線蓮栽培後4~5個月,株高10cm以上,葉5~6片,鮮重1~2g即可收穫。收穫時連根拔起(也可以剪莖留根再生),抖去土壤,置於陽光下爆曬或用火烘乾即成幹品。

三、防治病蟲害

1、蟲害

(1)軟體動物蝸牛和蛞蝓。吃金線蓮的柔軟組織,如根端、嫩芽等,嚴重影響生長。

(2)紅蜘蛛和蟎類。以成蟲和若蟲在葉子上吸汁,受害葉面出現黃點,嚴重時變黃枯焦,甚至脱落,植物枯死。

(3)小地老虎。3齡前幼蟲吃金線蓮的心葉、葉片吃成小刻口或呈網孔狀,3齡後幼蟲把金線蓮的幼苗從近地面的嫩莖咬斷,造成幼苗斷壟。

(4)螻蛄。在土中咬幼苗的根莖,呈亂麻狀斷頭,造成幼苗死亡,使得土表層竄成許多隆起的隧道,幼苗的根與土壤分離,失水枯死。

2、病害

(1)猝倒病:主要是由於鐮刀菌的危害引起,病苗莖基部出現黃褐色水漬狀病斑,迅速發展到莖周圍,病部組織腐爛乾燥收縮成線狀。病情發展迅速,幼苗迅速倒下死亡,出現猝倒現象。

(2)軟腐病:屬於細菌性病害,主要是損害中下部內莖和近地表葉片的葉柄。發病初期難以察覺,中期病症在莖基約3cm表皮外出現褐色壞死斑,葉脈出現褐色濕腐。植物中下部的葉子變黃,高温下呈萎蔫狀,後期全株蔫枯,直立不倒狀,用手輕輕折就會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