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技術 > 養殖技術

南美白對蝦養殖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南美白對蝦養殖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如果説發展是一種收穫,那轉型就是一種持續發展的革新,發展和轉型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白對蝦的養殖從來就是一個高風險投入,高效益回報、集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於一體的產業,這就註定我們不能以傳統落後的小農生產觀念來對待,現代科學養殖技術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完美結,才是南美白對蝦成功養殖的唯一出路!大家都知道,過去的10年,也是白對蝦在中國市場從迅猛發展到艱難轉型的十年,一路走來,失敗多於成功,淚水多於歡笑,困頓憂愁多於希望和拚搏。如果説發展是一種收穫,那轉型就是一種持續發展的革新,發展和轉型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白對蝦的養殖從來就沒有模式可循,也不可能只“靠天吃飯”。傳統的養殖思路、管理方法、蝦塘的設施佈局都需要創新和改造,都需要升級換代。現在有一個可以過渡的階段,那就是你的養殖是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時候:向左走,那就是向集約化、工廠化的高位池精養管模式發展,遵循綠色、可控、生態養蝦的理念原則,加大養殖池的標準化的技術改造,革新觀念,倡導防控養蝦,着力從系統上、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生態系統價值鏈上創造養蝦效益,要有人定勝天的改革勇氣!那種只守着傳統的一畝三分地,從種苗到飼料到蝦藥都靠賒銷來維持養蝦生產經營狀態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了!白對蝦的養殖從來就是一個高風險投入,高效益回報、集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於一體的產業,這就註定我們不能以傳統落後的小農生產觀念來對待,現代科學養殖技術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完美結,才是南美白對蝦成功養殖的唯一出路!

向左走,現在我們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就是:標準化高位池的技術改造和綠色、生態防控養蝦體系的構建。高位池的標準化改造可參考當地的標準。如海南省地方標準DB46/T37-2004 《無公害食品 南美白對蝦高位池養成技術規範》;綠色、生態防控養蝦體系的構建包括兩方面:一是遵循“以菌養藻”的養殖理念,用酵素菌技術產品構建適合白對蝦生長的、穩定的池塘水體生態系統。養蝦先養水,“養水”就是要先養好菌藻相,養好菌藻相才能夠更好地穩定水色,從總體上提高水體的緩衝力,防控對蝦產生應激性和感染性病害。肥水育藻就是要構建好菌藻相,解決肥水難、肥起水色易落清的問題;調水養藻,要解決的就是穩定菌藻相,有效維持有益菌藻相動態平衡,新老菌藻正常交替生長繁殖的問題。構建好菌藻相是前提;穩定菌藻相是目的。菌和藻是互生互動的,我們倡導“以菌養藻”的理念,目的就是首先要建立有益菌強大的生物屏障,以更好地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和繁殖!以菌抑菌,才能更好地防控病害菌對蝦、對藻類植物的侵害;同時能夠有效地礦化水體的有機物質,為有益藻類的生長源源不斷提供營養鹽分,促進有益藻類的迅速、定向繁殖為種羣優勢,抑制藍藻、裸甲藻等有害藻類的過度性生長。這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的重新構建過程,沒有酵素菌技術發酵催生的、具有高活性和強大功能的多種營養物質成分的協同作用,是不可做到和做好這個生態系統的構建工程的!尤其是在菌藻相已嚴重失衡,水體趨於富營養化,重金屬已嚴重超標的水域環境條件下,酵素菌技術產品(肥水養水類產品)對池塘水體生態系統的重新構建顯得更加重要和有效率。二是針對蝦動物本身應激性病害和感染性病害防控系統的構建:對蝦病害無非有兩種源因引起:環境應激性病害和病毒性交叉感染。環境應激性病害是最普遍也是涉及面最廣的病害。首先是氣候、水體生態環境的變化(藻相、菌相、鹽度、水温、PH值、硬度鹼度、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濃度變化)產生應激源,應激源誘導對蝦產生應激反應,應激反應導致對蝦消耗掉大量的能量和維生素的同時產生一系列的病理反應,如肝腫大,遊塘,耗底,紅腿,紅須,肌肉白濁等。消除應激源,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首先就是要能保持水體菌藻相的穩定性!因氣候或水體營養失衡引起菌藻相不穩定導致水色改變(藻類突然大量死亡,水色變清,變渾濁)是應激源產生的最根本原因,菌藻相改變意味養一切都會變,一切問題都可能會產生!在水色養護方面要做到穩定壓倒一切!現在投苗後~30天的養殖階段出現的問題較多,水體藻相一變,就會出現肝腫大、死蝦的情況,這就對30天的養水護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要及時往水體補充能量和維生素類的產品,以有效對蝦產生應激後能及時恢復活力,減少應激性病害的發生。二是定期或及時補充水體的礦物元素,以有效保持水體的硬度及對蝦正常脱殼硬殼的需要。維持細胞內外的滲透壓,有效激活細胞代謝酶,促時對蝦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提高免疫機能,恢復生命活力。這三方面基本防控措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防控病毒性交叉感染有兩種方法:一是以菌抑菌,定期潑灑蛭弧菌,乳酸菌、硝化菌、多粘菌、複合芽孢菌等有益微生物製劑,一方面可淨化優化水質,同時繁殖為有益微生物種羣優勢,建立牢固的生物屏障,能有效抑制真菌、病毒等有害病菌的繁殖生長及對蝦蟹等水生動物的侵;二是定期或視不同的情況投放過硫酸氫鉀複合鹽類底改、活性碘加中藥製劑、穩定性二氧化氯、抗病毒中草藥底質改良劑等以有效消殺弧菌和病毒對蝦的侵害。向右走,主要是針對老化酸化的土塘條件及只有一畝三分地多的散户如何重新進行規劃養殖的問題。土塘養殖並不是一無是處,高產值與高投入往往是成正比的,高位池做不到,但你不能因循守舊,現在國家有這樣的一個政策,那就是“精準扶貧”,方式是公司加水產養殖合作社加養殖户,連片面積上要求有一百畝這樣才能立項申報,申報成功後由國家下撥扶貧款,支持蝦塘的連片改造,分開進水和排水途徑,重新規劃統一管理蝦塘;技術支持上由蝦藥或飼料公司牽頭,合作社負責指導和進行運營,統一養殖管理思路,統一生產管理模式,統一種苗、飼料和蝦藥的購銷渠道,往生產、技術指導、銷售服務一條龍方向發展,有困難時由合作社協調救濟,我想,這是我們值得期待的一個新方向。在這之前,償試魚蝦混養、冬棚養殖也都是一種出路,低產值並不意味着低收益,但你必須首先要學會改變自已,做好自已,唯有改變,才有出路。總之,無論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白對蝦養殖產業將步入一個全新的變革時代,集約化、工廠化的養蝦方式正在加快擴張,未來工廠化的養蝦方式可以預見的情景是:小面積(約3-4畝/個)高標準的高位池將建成連片,按40-100畝為一個規模控制單元,一個控制單元內進水管和排水管道嚴格分開來,有現代化的進水過濾系統和養殖污水處理系統,所有的養殖單元產生的污水都將會得到循環利用;過濾後的進水源並不是直接進入養殖池,而是首先進入貯水池,經過生物的淨化,菌藻相培養好後再轉入養殖池,一個100畝的養殖單元配有兩個10畝的貯水池,所有的養殖池採用集成電腦控制和管理各個生產環節……所有這些都是我們非常憧景的!還有一個景象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國家採取精準扶貧的政策,通過公司+養殖合作社+養殖户的方式,把大家有機地結合起來,採取一體化、集約化的養殖管理方式。在座的各位養殖户,未來你仍是一個養殖户,但所有的生產管理活動並不是弧立的!你需要養殖用水,合作社將提前為你調用經過消毒,生物淨化優水的養殖水源,你的各項生產管理環節都將納入合作社的管控之下,同時你將得到更系統更科學的生產管理培訓,你不單是一個養殖户,而是一個社員,既是一個個體老闆,又是一個社員股東,但有一點,你必須有社員合格證……所有這一切,都應該是我們科學養蝦的展望,這都首先得益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