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無公害池塘仿野生青魚與鱉混養技術

科普1.08W
無公害池塘仿野生青魚與鱉混養技術

2004~2005年,我們在鹽城市鹽都區義豐鎮水產養殖二場進行了池塘仿野生青魚與鱉生態養殖,每667平方米(1畝)產青魚50千克、成鱉50千克、鰱、鱅魚350千克,投入產出比1∶1.94。實踐證明:透過仿野生養殖,保持了青魚和中華鱉的色澤、肥滿度、食用口感,是水產養殖的良好模式。該場全程投喂天然飼料,生長環境、飼養週期與野生相似,成魚系"綠色食品",實現了優質、高產、高效的目標。

一、池塘條件。要求背風向陽,環境安靜,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周圍無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等污水進入。水源水質符合NY5007的規定。池塘爲東西向長方形,面積1.3公頃(20畝),水深1.5米~2米。池埂四周用高70釐米的廢白鐵板作爲防逃牆,埋入土下20釐米。魚池經清淤、日曬,用生石灰消毒。經過濾注水後,移植佔水面1/5的水葫蘆、水花生羣落,每667平方米投放鮮活螺螄150千克~200千克。池中用細竹製作成10個0.5平方米~1平方米的浮筏,固定在水面上,供鱉曬背和投餌。有條件者在池中安裝3千瓦增氧機2臺。

二、苗種放養。2004年3月上旬,每667平方米投放規格爲每尾500~700克的1齡青魚種100尾;每尾1.5千克的2齡青魚種50尾;平均每隻125克的幼鱉80只;每尾150克的鰱、鱅魚種200尾;4月下旬每667平方米投放抱卵青蝦0.3千克。幼鱉要求行動敏捷,無傷殘、畸變。魚苗、蝦種用2%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幼鱉用100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鐘進行消毒。

三、飼料投喂。青魚以投喂螺螄爲主。鮮活螺螄洗淨剔除雜質,用5%食鹽水浸泡5~10分鐘後投喂,日投餌率爲5%~10%。每天上午8~9時投喂全日總量的2/5,下午3~4時投喂3/5。鱉除了攝食池塘中螺螄、自繁青蝦外,補飼小雜魚和畜禽內臟(豬胰最好)等。將其切碎拋散在水草或食臺上,投餌率爲3%。每天下午4~5時投喂1次,第二天巡塘時如發現剩餌予以清除,並酌減投餌量。

四、日常管理。堅持每日早、晚巡塘,觀察魚、鱉活動情況,防逃設備和水質變化等。平時勤除雜草、敵害、污物,定期清掃和消毒飼料臺。檢視水色,使水色保持黃綠色或茶褐色,定期加水、換水,適當施生石灰,使用EM菌等生物製劑,使池水pH值保持7~7.5,透明度爲304米。每半個月用1~2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潑灑消毒;每個月用大蒜素等藥物拌餌喂鱉1次,並做好記錄。

五、魚鱉捕撈。2年爲1個養殖週期。青、鰱、鱅魚在第一年春節前,第二年中秋節和春節共拉網捕撈3次,青蝦在第一年9月開始定期用地籠、甩籠張捕。成鱉在第二年年底,先拉網捕獲魚、蝦,然後抽去池水,僅留20釐米深,下水用腳踩、手摸捕捉,晚上兼用燈光誘捕。最後於夜間放乾池水抓捕。捕獲的鱉分規格在小池塘、木桶中暫養或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