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問答 > 有問必答

設施草莓連作障礙的成因及防治對策有哪些?

問:設施草莓連作障礙的成因及防治對策有哪些?

設施草莓連作障礙的成因及防治對策有哪些?

草莓果實顏色鮮豔,有豐富的營養,更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被譽爲“水果皇后”。因其栽培週期短、經濟效益高、適合設施栽培而成爲農業栽培的熱點。由於連作障礙的影響,不僅草莓的品質和產量急劇下滑,而且草莓栽植成活率也在下降,嚴重影響了種植戶的收益。爲大家介紹草莓連作障礙的成因及防治對策。

一、草莓連作障礙發生原因

連作障礙是指在同一塊土壤中連續種植同一種作物或近親緣作物,即使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條件下也會出現生長勢變弱、病蟲害加劇、產量降低、品質下降等現象。透過對草莓連作障礙的研究,歸納爲以下幾種原因。

1.土壤元素平衡被破壞

設施草莓多年生長在同一位置,破壞了土壤中的營養元素平衡。草莓屬於淺根性作物,對土壤表層營養元素吸收較多,而且對營養元素吸收有選擇性,在同一地點長時間單一連續種植草莓,必然造成某一種或某一類營養元素的虧缺,而另一類營養元素的堆積,造成草莓近根所需營養元素逐年減少,不選擇的元素逐年累積,根際周圍營養失衡,影響根系生長。

2.土壤次生鹽漬化

設施栽培的突出問題是土壤鹽分積累。在設施栽培中,鹽漬化是引起連作障礙的一個重要原因。調查顯示,設施栽培土壤鹽漬化現象很普遍,日漸嚴重。露地含鹽量一般在0.06%~0.09%,而設施栽培土地含鹽量一般是露地的2~6倍。土壤含鹽量與大棚使用年限和化肥施用量成正相關。造成土壤鹽類積聚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盲目大量施肥。種植戶爲了追求產量和效益,往往每茬都要施用大量的化肥,施肥量一般是露地菜園的1~2倍,甚至更多,遠遠超出了作物本身的吸收量。因此,引起設施土壤鹽類積聚的直接原因便是肥料使用過多,特別是化肥和偏高氮肥。二是缺少雨水淋洗量。由於降雨對棚內土壤的自然淋洗作用明顯降低,而土壤蒸發卻又比露地顯着增強,從而引起鹽分在表層的積累。

3.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

化感作用每種植物都有,草莓也不例外。植物的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含微生物)透過釋放化學物質到環境中,而產生的對其他植物(含微生物)直接或間接的有害作用。通常透過根、莖、葉向空氣或土壤中揮發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對周圍植物的生長和成熟起着促進或抑制作用。草莓生長過程中,根系會分泌對自身生長有抑制作用的物質,生產中連年種植,土壤中根系分泌物也會逐年積累從而越積越多,對草莓生長產生自毒作用,影響着營養物質的吸收和運輸。

4.土壤的生物學特性發生變化

長期種植同一草莓品種(系)會導致肥料分解過程障礙,土壤病菌蔓延,這是因爲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使硝化細菌、氨化細菌等有益微生物受到抑制,而有害微生物大量發生,使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受到了破壞。研究表明,溫室大棚土壤中亞硝酸細菌和硝酸細菌數量明顯高於露地。隨着保護地種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害真菌的種類和數量也明顯增加。這些有害真菌會對草莓根系產生不良影響,導致根部病害的發生,是草莓連作障礙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設施草莓連作障礙防治對策

1.合理輪作

克服連作障礙的有效措施是將草莓與不同種作物間進行輪作換茬種植。草莓採收完畢後進行深耕,在深耕時注意施用有機肥或鋸末,改良土壤,增加種植畦高度,以提高土壤保水性與透氣性,從而加深根系活動的有效土層。將草莓和一些蔬菜進行輪作,效果十分突出。不同作物之間的輪作既能透過換茬減輕土傳病害的發生,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又能吸收土壤中養分。此外,可在夏季閒暇時栽培田菁等綠肥作物,8月中旬翻入土中,對提高地力、改良土壤理化結構也非常有利。

2.更換土壤表土

在前茬種植草莓的溫室內,先把30cm厚的表層土挖出來,然後換上一些無菌的新土在裏面,對於有效防治和克服草莓連作引起的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補充微量元素

針對連年種植草莓,導致草莓對某種元素的“嗜好”和土壤缺素情況,可以用補充中微量元素的方法。透過對連年種植草莓的地塊進行實地考察、採樣檢測以及土壤養分分析,大部分土壤缺鉀和鈣,經過根施和葉面追施鉀肥與鈣肥,連作障礙明顯減輕。一般於草莓現蕾期、結果前期、採收期視土壤養分與植株生長情況追肥3~5次,每次追施磷酸二氫鉀與磷酸鈣各75~150kg/hm2。

4.施用有機改良劑

用有機改良劑處理土壤,如幾丁質粉末、植物殘體、稻草、餅肥、綠肥、堆肥和糞肥、蚯蚓糞等,能改良土壤結構,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營養條件,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降解產生揮發性物質,從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另外還可以添加一些輔助物質,如酸鹼緩衝試劑,一方面可以緩和土壤的酸化情況,另一方面土壤的pH值偏高可以抑制根系自毒物質的活性,有效降低有害物質毒性。

5.利用陽光高溫消毒

每年的七八月利用太陽能進行消毒處理,效果較好,因爲那時陽光照射充足,氣溫高,輻射能量大,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首先田塊中的雜草雜物要清理掉,翻耕後做畦,高溫天氣時,在畦溝內灌水。灌水量以土壤處於飽和水分狀態是最好的,這樣使土壤處於缺氧狀態,有利於消滅土壤中的病原菌。灌水後將大棚密閉,使土壤溫度達40℃以上累積時間240~360h,撤除覆蓋物,這段時間則利用七八月高溫季節提高土壤溫度。

6.應用藥劑燻蒸

防止土壤病菌蔓延要利用土壤消毒劑進行土壤消毒,具有良好作用。目前二甲基臻、溴化甲基熏蒸劑等是應用較多的土壤消毒劑。應用土壤消毒劑應注意單獨一種消毒劑不能長期使用,否則,會導致土壤病害的抗藥性,使消毒劑的藥效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