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老齡桃園更新改造技術

科普2.33W

桃樹栽後1~4年是幼樹期,5~10年是盛果期,10年生之後逐步進入衰老期,果實產量、品質和生產效益會逐漸下降。桃樹最佳經濟收入期在15年左右,樹齡超過15年便進入更新換代期。

老齡桃園更新改造技術

20世紀80-90年代,蒙陰縣第一代桃園,主要建在丘陵坡地,當初由於缺少挖掘機等整地機械,多采取放炮轟、人工挖樹穴或條帶栽植建園,桃園有效土層厚度30~60釐米,土層淺薄。這部分老桃園在更新改造時大部分使用挖掘機全園深翻0.8~1.0米,整修梯田,結合施有機肥改良土壤之後,再重新栽植桃樹,或者改種花生、地瓜等農作物1~3年後栽植桃樹,為蒙陰縣第二代桃園,連作障礙表現較輕。到目前為止,蒙陰縣約有30萬畝的二代桃園又陸續進入更新改造期,由於沒有從根本上破解連作障礙的土壤限制因子,導致重茬二代,特別是重茬三代桃園,幼樹生長緩慢,個體之間大小不一,成齡園樹相不齊,出現樹體未老先衰、經濟壽命短、果品產量低、果實品質差等現象。針對以上問題探索出一套。

一、合理規劃

(1)園區整體規劃。藉助老齡桃園改造的時機,鼓勵農户之間把零散的承包土地,通過自願互換方式,歸併整合到一處,實現規模化生產,解決山區農户果園地塊小而散、不方便管理的問題。同時結合國家土地整改項目,在不改變原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前提下,打破鄉鎮之間的行政區劃以及村隊之間的土地所有制的界限,打破農户果園之間的地邊、地堰、溝溝、坎坎的界限,以200~1000畝為一個土地整改單位,實施水、電、路統一規劃,配齊相關基礎設施。應用梯改坡整地改土模式,集中連片歸併整合,以此來破解山區果園小而散、難以進行機械化作業管理的問題。

(2)園區建設規劃。園區規劃包括種植區、道路、排灌系統和輔助設施等,種植區佔地比例95%以上,道路佔地比例3%,其他部分佔地比例2%。為了便於管理,再把種植區劃分為多個不同的作業區,作業區面積30~50畝。作業區為長方形,長邊與等高線走向一致,利於水土保持,長邊與短邊的比例5∶3,利於機械作業。道路規劃包括主路和作業路,主路寬4米,作業路寬2.2米,道路儘可能與種植區邊界相一致,以便減少道路佔地。排灌系統規劃要和道路相結合,應用管道系統供水,配套肥、水一體化滴管設施。沒有滴管條件的,要靈活應用傳統的樹盤灌、短畦灌、一畦雙溝隔溝灌溉等節水灌溉方法,不要大水漫灌。輔助設施主要包括管理用房、機具存放庫、包裝場、配藥池和積肥場等,輔助設施的規劃最好靠近主路,便於進出。

二、土壤改造

(1)清園。在當年桃收穫結束後,對計劃更新改造的老齡桃園進行樹體砍伐和清理。先剪除小枝,再鋸斷主枝和主幹,最後將園內的樹枝、樹幹、樹根清理乾淨。清理樹體工作要求在11月底之前完成。

(2)土壤改良。完成樹體清理後,用挖掘機深翻果園,挖掘深度0.8~1.0米,徹底清理樹墩和樹根,清理乾淨之後,再結合旋耕,撒施有機肥4~5噸/畝,進行土壤改良。

(3)連作與輪作。由於桃樹具有喜生茬地、忌重茬栽培的特性,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桃樹連作重茬障礙,綜合考慮農户的種植習慣和收益情況,優先考慮採用桃與蘋果或者桃與農作物輪作種植,儘可能地避免採用桃與桃連作種植。

三、建園

(1)株行距。採用寬行密植的山地果園株行距(1.5~2)米×(4~5)米。建園時行距要寬(不小於4米),作業道要通暢,便於機械化作業,畝栽植66~111株,利於早期豐產和早期收益。

(2)做畦或起壟。應用改良平畦栽植和起壠栽植兩種栽植方式。沙土或壤土透氣性好,雨季土壤滲水快,適宜改良平畦栽植;黏土地透氣性差,雨季土壤滲水慢,適宜起壠栽植。做畦和起壟要在完成深翻改土、全園大量增施有機肥(圖1)、改良土壤的基礎上進行,按照行距做畦,畦面寬1.0~1.2米,畦面高於地面10釐米,兩邊畦埂底寬50釐米,畦埂頂寬20釐米,畦埂高40釐米;同樣是按照行距起壟,壟底面寬1.2~1.6米,壟頂面寬0.8~1.2米,壟高40~60釐米。在做畦和起壟的施工過程中,在畦中或壟內使用氮、磷、鉀複合肥100千克/畝、中微量元素肥50千克/畝。

四、苗木栽植

(1)選擇適宜品種。品種的選擇要以市場為導向,在全面瞭解蜜桃品種生物學特性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栽植面積、管理技術、灌溉條件、勞力狀況、市場需求、經濟效益等綜合因素,選擇適合自己栽植的品種。對於規模種植户來説,還要注意做到早、中、晚熟品種的合理配搭。

(2)苗木質量。利用1~2年生的成品苗建園。1年生成品苗高度大於0.8米,粗度大於0.8釐米;2年生成品苗高度大於1.2米,粗度大於1.5釐米。苗木枝幹發育充實,芽體飽滿,根系完整,無檢疫性病蟲害,砧木為毛桃砧。如果有條件,可以採用桃抗重茬砧木做為基砧。

(3)栽植方法。改良平畦栽植和起壟栽植都要沿着畦面和壟面中間線挖穴栽植。不管採用哪種栽植方式,栽植穴的深淺和大小隻要能夠滿足放入苗木後,根頸原土痕處與地面齊平,根系舒展開來即可,沒有必要挖的過深和過大,栽後立即澆透水,保證栽植成活率。注意:對於自花授粉的品種,為了方便管理,最好單一品種集中栽植,早中晚熟合理搭配;對於花粉敗育、需要異化授粉的品種,要按照2∶1的比例,配置花期相近和果實成熟期相近的授粉品種。

(4)栽後管理。緩苗期澆水。栽植當年苗木萌芽後到麥收前的時期,是緩苗的關鍵時期,乾旱時要注意及時澆水,同時要重點防治蚜蟲。

(5)整形修剪。改變過去普遍採用的三主枝開心形傳統習慣,應用樹形結構更為簡單,適合機械化作業管理的主幹形(圖2)或者兩主枝Y形(圖3)。桃樹主幹形:只有1個直立的中心幹,幹高50釐米,株高2~2.5米,樹冠呈圓柱形,樹冠徑2米,中心幹上直接着生15~20個大、中、小型結果枝組,枝組間距為20釐米左右,錯落着生。該樹形結果早,產量高,品質優,效益高,同時行與行之間沒有枝條互相交錯遮擋,可以實現機械化操作,節省用工。缺點是頂端優勢強,不易控制樹體上強,容易戴大帽子。

桃樹Y形:幹高0.5米,株高2~2.5米,兩個主枝間夾角為45°左右。主枝上配置中小型結果枝組或直接着生結果枝。該樹形結構簡單,株間矛盾少,便於機械化作業,早果、高產、優質。

(6)土壤管理。改變傳統的土壤清耕制度,應用行間生草、種草和樹下覆蓋的土壤管理制度。行間生草要以自然生草為主,人工輔助種草為輔。樹下覆蓋為畦面或者壟面覆蓋。1)防草布覆蓋。通常需要覆蓋的畦面或者壟面積300米2/畝,價格2元/米2,成本600元/畝,可用3年,3年後樹下沒陽光就不長草了。2)植物源有機物料(如:花生殼、稻穀殼以及作物秸稈等粉碎物料)覆蓋。例如:在畦面、壟面覆蓋8~10釐米厚花生殼,需要花生殼4000~5000千克/畝(注意:1千克是2斤),價格0.4元/千克,成本1600~2000元/畝(圖4)。植物源有機物料覆蓋相比防草布覆蓋,在防草、保水的同時,還有持續肥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