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草莓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管理要點

科普2.59W
草莓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管理要點

草莓是市場上很受歡迎的水果,不僅味道鮮美,營養還非常豐富。草莓進入開花時期時,是生長髮育的敏感時期,對草莓後期豐產有很大影響,這時候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到位,具體怎麼做?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草莓花期管理

1、初花期

草莓是連續開花結果的植物,若是管理得當,可延長結果期,實現利益最大化。草莓從現蕾到花開放,一般需要半月的時間。現蕾期,棚室內要維持較高的温度和濕度,才能促使草莓儘快開花。而進入花期後,高温高濕的環境則是會影響草莓花器官的發育的,所以,花期後要開始降温管理(相對於現蕾期的温度)才行。

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攝氏度,夜間8-10攝氏度。晚上温度不能過高,如果高於10攝氏度,則會影響腋花芽的發育。花期的“降温”管理要逐步進行,不能一次性降温幅度過大,否則可能會造成葉片失水乾枯,和花的正常生長髮育。

2、盛花期

草莓盛花期的管理很關鍵,不僅和後期的產量有關,還是培育健壯植株的時期。

1、温度。草莓在盛花期對温度要求較高,要根據開花和授粉需要的温度來把控。白天温度保持在23-25攝氏度,晚上温度在8-10攝氏度為好。

2、濕度。草莓的花葯開裂和花粉萌發,主要受環境中濕度的影響,如果棚室內的濕度過高或過低,都會抑制花葯和花粉的正常發育的。因此,維持大棚中適當的濕度,是一個重要工作,一般相對濕度維持在30%-50%之間為好。

3、光照。草莓花期,充足的光照條件,可增強光合作用和光合效率。我們要儘量的保證棚膜的清潔,以利於更多自然光的進入,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要及時使用補光燈;同時,在背光側應鋪設一層反光幕,增加背側的光照,增強光合作用。

注意:棚內温度和外界温差過大時,棚內容易起霧,影響光照質量。在保證温度的情況下,儘量通風散濕,減小內外温度的差距。

4、水肥管理。扣棚後,棚室內的環境與露地不同,温度相對高出很多;尤其在花期生長代謝旺盛,土壤水分蒸發大,易造成土壤缺水少墒。所以,在扣棚後就要加強水分的管理,一般根據生長和土壤情況,一週澆一次水,保證土壤濕潤足墒。一般在上午9-10點左右,棚温上升20攝氏度時開始進行。

澆水的同時,可隨水衝施適量的磷酸二氫鉀。作物中後期易缺鉀,導致葉片焦枯、壞死,或葉斑病、早衰等現象,所以,補充鉀肥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畝花量較少時,可葉面噴施硼元素肥,濃度在0.2%左右為佳,可加入少量尿素以促進草莓對硼的吸收。

5、綜合管理。草莓盛花期還有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就是一定要保證草莓的授粉質量,這樣才能在諸多適當的因素下完成受精、順利坐果。首先,可在草莓棚內放置蜂箱,利用蜜蜂來實現異花授粉,異花授粉可提高草莓的坐果率、產量、品質,並可大大降低畸形果的概率。

需要注意的是,蜜蜂活動的温度在15-25攝氏度左右,如果高於28-30攝氏度的話,蜜蜂是不活動或回蜂箱的。所以,為保證授粉質量,棚室內温度一定要維持在15-25攝氏度左右,同時,這温度也接近花葯開裂的温度,剛好適合蜜蜂進行傳粉。

另外,我們還可以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可用毛筆在雄蕊的花蕊外側輕輕掃一下,再在雌蕊最中間的凸起部分掃幾下,即可完成人工授粉。為保證授粉質量,儘量在中午11點到12點,花葯開裂高峯期進行。

花期之後,草莓植株生長很快,新葉不斷長出,田間通風透光逐漸變差。不但影響生長,還容易侵染病害,這時我們要及時摘除草莓的病、老、黃葉。摘除葉片數量不宜過大,每株保留5-7片為佳,摘葉過多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導致花果生長緩慢,推遲成熟期。花量過大的話,也是要疏除的,以保證果實的高產優質。

3、末花期

草莓盛花期是形成產量,和花朵敏感的時候,不建議使用農藥和大量施肥的。但進入末花期後,植株開始坐果,這時期可逐漸開始施肥,防治病蟲害,以促進高產和優質。

1、草莓即將進入坐果期,此時棚外的温度低,光照差,棚內濕度大,是白粉病和灰黴病多發的時候。大棚內要注意降低空氣相對濕度,避免大水漫灌,應滴灌或膜下暗灌為好,澆水後及時通風散濕;禁止過量施入氮肥,防止植株徒長,應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的抗性;及時摘除多餘的枝葉,保持良好的通透性。

2、儘管進入開花末期,還是要預防農藥帶來畸形果的可能。所以,對病蟲害我們應以預防為主,農業防治是我們的主要措施。必須使用藥劑時,我們可以使用百菌清來防治白粉病,腐黴利防治灰黴病,噴藥後要適當通風散濕,以免出現病害加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