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大豆生產的應用效果

科普2.68W
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大豆生產的應用效果

一、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概念及其分類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具有類似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化合物。這類物質能在低濃度下對植物生長髮育表現出明顯的促進或抑制作用。依照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不同性質及用途,可大致分為:植物生長促進劑、生長延緩劑、生長抑制劑及乙烯釋放劑。

1.生長促進劑:為人工合成的類似生長素、赤黴索、細胞分裂素類物質,能促進細胞分裂和伸長、新器官的分化和形成,防止果實脱落。主要有:如萘乙酸、增產靈、豐產寶、三十烷醇等。

2.生長延緩劑:主要起阻止赤黴素生物合成的作用,為抑制莖頂端下部區域的細胞分裂和伸長生長,使生長速率減慢的化合物,可導致植物體節間縮短,誘導矮化,促進開花,但對葉子大小、葉片數目、節的數目和頂端優勢沒有影響。主要有:矮壯素,縮節安(又名助壯素),多效唑,烯效唑等。

3.生長抑制劑:與生長延緩劑不同,主要抑制頂端分生組織中的細胞分裂,造成頂端優勢喪失,使側枝增加,葉片縮小。它不能被赤黴素逆轉。主要有:抑芽丹(MH)、碘苯甲酸(TIBA)、氯甲丹(整形素)等。

4.乙烯釋放劑:人工合成的釋放乙烯的化合物,可催促果實成熟。乙烯利是最為廣泛應用的一種。乙烯利在pH值為4以下是穩定的,當植物體內pH值達5-6時,它慢慢降解,釋放出乙烯氣體。

二、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大豆上的應用效果

1.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大豆株形的影響

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可抑制大豆頂端優勢,植株矮化而壯稈,起到修正株形的作用,可有效降低株高、增加莖粗、增多有效分枝,使株形緊湊,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防止倒伏、提高產量。

2.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大豆葉片發育的影響

正確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利於穩定較高的葉面積係數,提高大豆葉片單位葉面積及葉綠素的含量,增強光合作用和延緩葉片衰老,有利於大豆光合產物的形成,為大豆增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3.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大豆花莢發育的影響

大豆開花數量多、結莢率低、花莢脱落是一個較普遍的生理現象,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生產問題。應用化學調控技術,能促進植株生長髮育,可使養分良好輸送,增花保莢,減少落花落莢,降低癟莢率,增加莢粒數和百粒重。適時適量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可有效地協調大豆生長髮育過程中的三對矛盾:一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二是大豆地上與地下部生長的矛盾,三是大豆個體生長與羣體發育的矛盾,可有效地減少大豆花莢脱落,促進大豆增產。

三、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應注意的問題

1.選擇對路劑型:植物生長調節劑種類很多,主要有廣譜型和專用型。廣譜型可用於多種植物,專用型只限一種或兩種植物。要有針對性地選擇。

2.把握使用濃度和次數:植物生長調節劑濃度過大,會造成葉片增厚變脆,出現畸形或乾枯脱落甚至全株死亡;濃度過小,則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要根據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品種類型、應用目的、農作物生育期及其表現、天氣狀況等因素靈活掌握。

3.留種田勿使用:乙烯利、赤黴素等植物生長調節劑用於蔬菜、棉花、小麥等留種作物,雖然起到早熟增產的作用,但會引起不孕穗增多、種子發芽率嚴重降低,不能留作種用。因此,凡作留種子的作物,不應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4.不能以藥代肥:也就是説它不能代替肥水及其他農業措施,即使是促進型的調節劑,也必須以充足的肥水條件才能發揮其作用。

5.不要隨意混用:幾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混用或與其他農藥、化肥混用,必須在充分了解混用農藥之間的增強或抵抗作用的基礎上決定是否可行,不要隨意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