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馬鈴薯晚疫病發病症狀,馬鈴薯晚疫病葉片染病症狀?

科普3.23W
馬鈴薯晚疫病發病症狀,馬鈴薯晚疫病葉片染病症狀?

首先從葉尖開始出現似水燙了的綠色病斑,病斑周圍有綠色暈圈,當濕度大的時候,病斑很快擴大,並且葉背會出現白色絮狀黴層,即病原菌。

馬鈴薯晚疫病可危害馬鈴薯葉片、葉柄、莖和塊徑。在葉片上,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產生水漬狀褐綠斑點,空氣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大,甚至擴展達整個葉片,並可沿葉脈侵入葉柄及莖部,形成褐色病斑,病斑邊緣界限不明顯。在暗褐色病斑邊緣長出一圈白色黴層,葉片背面最為明顯。發病嚴重時,葉片萎焉下垂,全株變黑呈濕腐狀。薯塊受害時,形成淡褐色不規則的小斑點,稍凹陷,病斑下面的薯肉變褐壞死,最後病薯腐爛。

馬鈴薯晚疫病可發生於葉、葉柄、莖及塊莖上。植株受害初期,葉片邊緣和尖端成暗綠色病斑,在潮濕條件下病斑迅速擴大,呈暗綠色水浸狀不規則病斑,病葉邊緣向上捲曲、乾枯,在葉背有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囊產生白色的霜黴層,有時在葉正面也可以形成稀疏的黴輪。病害嚴重時,病斑能擴展到主脈、葉柄和莖部,使葉片下垂、枯死脱落,嚴重時整株變為焦黑,成濕腐狀。塊莖受害後,最初在表皮形成淡褐色或灰紫色不規則小斑點並逐漸擴大,當土壤較乾燥時,被侵染的塊莖表現為幹腐病狀,表面微陷,只在表皮層以下呈現不同深度的鏽褐色。莖部很少直接受侵染,但病斑可順葉柄擴展至莖部,潮濕條件下病斑可產生孢子囊。

葉片發病初期,葉尖或葉緣部出現水浸狀褪綠色病斑。發展後病斑逐漸擴大,嚴重時佈滿全葉。濕度較大時病斑邊緣生有一圈白黴層,高濕情況下葉片正面也會生出白黴層。乾旱少雨時,病部乾枯呈褐色,無白黴層。莖部發病初期,出現褐色條狀病斑。發展後病斑蔓延、脆弱,易在病斑處折斷。病害後期,葉片萎垂變黑,全株枯萎死亡。

晚疫病是一種氣流傳播的真菌病害病,主要侵染葉、莖和塊莖。葉莖部的主要症狀是,首先從葉尖開始出現似水燙了的綠色病斑,病斑周圍有綠色暈圈,當濕度大的時候,病斑很快擴大,並且葉背會出現白色絮狀黴層,即病原菌。

耕地深鬆作為一項農業機械化技術,有助於農作物扎深根鬚抗倒伏,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助推乾旱少雨地區農作物節本增效、穩產豐產。

在葉尖或葉緣生水浸狀綠褐色斑點,病斑周圍具淺綠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大,呈褐色,併產生一圈白黴,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葉背最為明顯,乾燥時病斑變褐乾枯,質脆易裂,不見白黴,且擴展速度減慢。

發病初期有一圈白色黴狀物,在葉的背面形成黴輪,這是馬鈴薯晚疫病的特徵,在乾燥時,病斑停止擴展,病部變褐變脆,病斑處像亦不產生白黴。

葉片發病,起初造成形狀不規則的黃褐色斑點,沒有整齊的界限。氣候潮濕時,病斑迅速擴大,其邊緣呈水漬狀,有一圈白色黴狀物,在葉的背面,長有茂密的白黴,形成黴輪,這是馬鈴薯晚疫病的特徵。在乾燥時,病斑停止擴展,病部變褐變脆,病斑邊緣亦不產生白黴。

馬鈴薯晚疫病是導致土豆莖葉死亡和塊莖腐爛的一種毀滅性真菌病害,主要為害葉、莖和塊莖。發病後葉部病斑面積和數量增長迅速,使植株以致全田土豆成片早期死亡,並引起塊莖腐爛,嚴重影響產量;葉上病斑灰褐色,邊緣不整齊,周圍有一褪綠圈;塊莖上的病斑褐色,形狀不規則,微下陷不變軟,嚴重影響土豆的商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