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土豆如何預防塊莖感病,用什麼藥

科普1.5W
土豆如何預防塊莖感病?用什麼藥

土豆是一種口感還不錯的家常菜,大多農民都會種着吃,市場需求量也比較大,有些農民還會特意種植賺錢。在種植土豆的過程中比較容易得塊莖感病吧,嚴重危害到土豆品質,下面小編給大家來説説如何預防塊莖感病。

一、土豆預防塊莖感病方法

1、實施檢疫制度,精選良種

馬鈴薯的大部分病害是由於種薯帶菌而形成的,如:瘡痴病、粉痴病、晚疫病、黑痣病等。因此,實施檢疫制度,精選良種對於提高馬鈴薯種薯的抗病能力,降低或杜絕馬鈴薯病害是極其有利的。

2、藥劑浸種,杜絕種薯帶菌的危害

對種薯進行藥劑浸種,可以有效的避免切刀上的病菌感染種薯。如:使用40%福爾馬林1:200倍液浸種薯,並使用塑膜覆蓋2小時,然後取出種薯加以清洗,曬乾後即可使用,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治粉癤病。除此之外,使用40%福爾馬林1:240倍液可以防止瘡痂病;使用烏斯普隆1:700倍液可以防止黑痣病。

3、恰當地選擇收薯時間

收穫馬鈴薯的最好時間是晴朗乾燥的天氣,同時將帶傷的塊莖與不帶傷的分離開來,並將其用作種薯的馬鈴薯單獨安置在陰涼處晾乾,並儲藏起來。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病原菌的入侵,由此可見,恰當的選擇收薯的時間對於馬鈴薯的保管是極其重要的。

4、做好馬鈴薯的存放管理

馬鈴薯的存放十分重要,其好壞直接影響着馬鈴薯的最終剩餘量,因此,要做好馬鈴薯的存放管理,具體分為三步:首先,要注意馬鈴薯的通風,將其温度提高到3℃,這一時期稱為呼吸旺盛期。其次,確保存放馬鈴薯的環境是乾燥的,温度為2~3℃,這一時期稱為休眠期。最後,這一時期主要是防止馬鈴薯發芽,因此,要保持乾燥、通風的環境,温度應保持在2~5℃,這一時期稱為萌動期。

二、土豆常見的塊莖感病特徵

1、早疫病特徵

得了早疫病的馬鈴薯塊莖具有如下症狀:病斑的形狀有不規則形和圓形;塊莖表面會凹陷,而且其表面會出現平行的皺紋;顏色呈暗褐色;如果將馬鈴薯塊莖剖開,在距離表皮病斑半釐米的地方會出現黑色的幹腐症狀;無病處與病處具有明顯的交界。

2、晚疫病特徵

晚疫病初發病時,馬鈴薯的莖葉尖端以及葉緣會出現青綠色的病斑,隨着時間的推遲,病情逐漸加重,病斑不斷擴大,並呈現出水漬狀、不規則的暗綠色病斑。當病斑危害到塊莖時,病斑會出現輕度的凹陷,大小不一,顏色是淡紫色的且無光澤。將塊莖剖開,會呈現出褐色、幹腐、1釐米深的病斑,晚疫病與早疫病不同的是無病處與病處沒有明顯的界限。

3、幹腐病特徵

塊莖表面出現灰色的、深陷的、圓形的病斑,馬鈴薯表皮無光澤,染病處的表皮幹縮且帶有同心圈狀的摺疊。病斑的直徑大約為3~4cm,且表面是粉紅色、白色等的突起。將馬鈴薯剖開,裏面會出現薯肉腐爛,嚴重時則會整個塊莖腐爛,甚至會乾枯、空腔。

4、細菌性軟腐病

當細菌性軟腐病出現在莖葉上時,植株上會出現暗褐色的條斑,嚴重時莖的髓部會腐爛,造成亂倒伏現象,極大地影響着馬鈴薯的收穫產量。當其病害浸染到塊莖,塊莖表面非常軟,嚴重時會腐爛,並帶有腐爛、酒精的味道。將馬鈴薯剖開,會發現薯的皮和肉十分容易分開,且內部的薯肉會發生改變,取而代之的是黑色乳粥狀的粘液。

好啦,以上就是小編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了,上文小編給大家分享了一些預防塊莖感病的方法,還有常見的塊莖感病特徵,大家發現了症狀還是要及時防治哦。

標籤:感病 土豆 塊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