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棚室防病,重在控濕

科普2.8W

病菌孢子萌發所需的相對濕度在80%以上,菌絲生長所需的相對濕度在90%左右。一般大棚內的相對濕度為85%~90%,如果在夜間、陰天或澆水後温度較低的條件下,相對濕度常處於飽和狀態或接近飽和狀態。在這種環境條件下各種病害發生快、蔓延快、發病重。除選用相應的藥劑進行防治外,還應採取以下幾項措施來降低大棚濕度:

棚室防病,重在控濕

用無滴膜覆蓋

無滴膜可以克服膜內側附着大量水滴的弊端,明顯降低濕度,且透光性能好,透光率比一般農膜高10%~15%,有利於增温降濕。

通風換氣除濕

放風是排濕的主要措施,一般應在中午前後氣温較高時進行,以放頂風和腰風為主,不能放底腳風,以防棚室温度過低和“掃地風”傷苗。在嚴冬和早春,不宜放早風排濕。高温季節要早通風、通大風、晚閉風,即便是陰天也要在中午室外温度較高時進行短時間通風。如果棚室內濕度居高不下,而氣温又在作物生長適温下限以上,應逐漸加大通風量,使空氣濕度儘快降下來,但通風引起的降温應以作物不發生冷害為前提。

合理澆水

澆水是導致棚室內濕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澆水的次數和每次的澆水量需根據天氣、土壤狀況、蔬菜種類、生長期及生長勢而定,一般應澆小水或隔溝輪澆,切忌大水澆灌或漫灌。果菜類蔬菜的定植水和緩苗水要澆透,結果期要供水充足,其他時期一般不需澆水。在棚室內温度較低,特別是不能放風通氣時,應儘量控制澆水,更不能用畦灌的方式灌水。澆水宜在晴天上午10~12時進行,並配合進行通風排濕,不可在下午、陰天及雨雪天澆水,要避免澆水後出現連陰雨天。有條件時,可採用膜下溝灌或滴灌,以減少灌水量和蒸發量。

升温降濕

棚室內氣温每升高1℃,空氣中的相對濕度會下降3%~5%。採用升温降濕的方法既可滿足蔬菜對温度的需要,又可降低空氣相對濕度。當植株長到具有較強的抵抗力時,澆水閉棚升温達30℃,持續1小時,再通風排濕。經3~4小時,棚温低於25℃時可重複一次。

粉塵法及煙霧法用藥

棚室內的空氣濕度本來就很大,採用常規的噴霧法用藥還會增加濕度,這對防治病害不利。採用粉塵法及煙霧法用藥,可以避免由於噴霧而使空氣濕度加大,提高防治效果。

中耕散濕

晴天棚室温度較高時淺鋤地表,可加快表土水分蒸發,同時又切斷了土壤毛細孔,阻止了深層水分上移,對降低棚內濕度也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