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夏花生開花下針少,科學管理可減損增效

科普1.8W

水肥管理。夏花生進入莢果膨大期後,儘管前期墒情較好,但遇旱仍要澆好關鍵水,以養根保葉防止植株早衰,從而增加飽果數、提高果重,彌補開花下針少造成的損失。水淹田塊由於根系受損容易脱肥,要針對不同苗情適時適量噴施葉面肥,以防止脱肥和後期早衰,從而促進莢果飽滿。長勢較弱田塊,每畝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120~150克+尿素350~400克+蕓薹素等生長調節劑的混合液45~50公斤,每隔10~15天噴一次,連噴兩次。

夏花生開花下針少,科學管理可減損增效

防治病蟲害。葉斑病、網斑病等葉部病害,花生病葉率達10%時,每畝用17%吡唑醚菌酯·氟環唑懸浮劑45毫升或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20毫升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水分散粒劑60克等,隔10~15天噴1次,共噴兩次。上述藥劑要交替施用,噴均噴透。為防止白絹病、莖腐病、果腐病發生,結莢初期每畝採用25%氟酰胺可濕性粉劑112.5克或430克/升戊唑醇懸浮劑30毫升,兑水50~100千克,噴灑或澆灌莖基部和根部。棉鈴蟲、斜紋夜蛾等食葉害蟲,在害蟲3齡之前,可用氯蟲苯甲酰胺、甲維鹽、茚蟲威、蟲蟎腈等殺蟲劑單獨噴施或合理混用進行防治。

適時收穫。要根據花生品種、環境條件、種植模式、植株長相和莢果飽滿度,確定收穫時期。中低產田,遇旱植株表現出衰老狀態,上部葉片變黃,基部和中部葉片脱落,果殼內壁出現黑褐色斑塊時,要及時收穫,避免花生果發芽、落果和黃麴黴毒素污染。高產田,在搞好保葉防早衰的基礎上,要結合不同品種特性和長勢情況,適期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