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館

位置:首頁 > 周邊 > 科普

盆栽秋水仙的栽培與管理

科普3.15W
盆栽秋水仙的栽培與管理

盆栽首選透氣性良好的粘土花盆(紅陶盆、瓦盆),植材選用中型顆粒(粗砂、蛭石、赤玉土等酸性或中性材料)、腐殖質(腐葉土、泥炭、草木灰等植物性肥料,可添加少量骨粉,動物性肥料易燒根不宜適用)以1∶1進行調配混合。栽種時3~5球一盆(不同品種尺寸懸殊),間距2~3釐米,夏末初秋花蕾出現前先淺埋(入土2/3),盆土保持微濕,置於避光環境,避免植材温度上升,提早打破休眠。

花蕾出現後完全覆土(看不到種球),盆土保持微濕,置於灌木、建築物等半蔭又相對避風的環境下(遮光率50%)。花期使用的是去年球莖中累積的能量,根部尚未生長,長期高濕會引發真菌感染直至球莖腐爛,光照雖對此時的球莖生長沒有影響,但可以抑制花莖長度、增深花色(花叢緊湊、整齊美觀),遮蔽物可以擋住強風與正午的直射光(避免倒伏、延長花期)。

帶狀葉片會在花後出現,繼續覆土3釐米(春花品種直接進行這一步),盆土保持濕潤,切勿積水,遮光率降至30%,過於陰暗會影響葉片工作效率,7~10日追加1次速效液肥(葉面噴灑、灌根輪上),此時老球莖開始萎縮,新生根系吸收養分後孕育新球莖,新球的質量直接關乎翌年復花的數量。南方可露天越冬,北方露天要用樹葉、薄膜等覆蓋,以防來自幹霜、凍雨的威脅。晚春、初夏葉片出現枯黃後減少澆水量,地上部位枯萎後正式斷水,切記不要提前將葉片切除,一定要自然枯萎,休眠後需起球置於通風、乾燥處存放。

秋水仙在夏季乾燥的地區可以地栽,花園應用需注意以下三點:1.無論黏土、沙土都要摻入大量多孔基質來改良土質;2.種植在通風良好、不易積水的落葉灌木、喬木下,充足的光線讓葉片生長旺盛,冬季落葉可以保護球莖順利越冬,夏季休眠有陰涼的環境度夏(不用起球);3.種植間隔7~15釐米,大球深度10~15釐米,小球深度3~5釐米。